中醫常識

水皰的偏方有哪些

大多數水皰形成是對皮膚受刺激或其他損傷的外源性因素的反應,盡管有些可能是疾病或其他病患的結果。一個單獨的水皰常由摩擦或輕度燒傷所致,典型的位于手、足或其他暴露部位。

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偏方一

普通型(心脾積熱):發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其中口舌皰疹色紅,疼痛劇烈,患兒流涎較多,納差,不能進食,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 中醫治法:清熱解毒化濕

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

藥物:大黃3克,黃芩6克,黃連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偏方二

普通型(濕熱交阻):發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口舌皰疹色暗紅,疼痛不劇,腹脹,納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紅,苔白膩或稍黃膩。

中醫治法:辛開苦降,清熱化濕解毒

方藥:甘草瀉心湯加減

藥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黃芩6克,黃連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偏方三

重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發熱、皮疹,高熱,無汗,煩躁,嗜睡,煩躁,易驚,或伴肢體痿軟、癱瘓,舌紅,苔白膩或黃膩。

中醫治法:清熱化濕,鎮肝熄風

方藥:風引湯加減

藥物:大黃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蠣10克,生龍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遠離水皰,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穿他人的鞋襪,不用他人的毛巾、浴巾、不與他人共用面盆、腳盆。經常清洗手腳,保持手足清潔和合適的濕度,避免用手搔抓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