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視網膜病變的偏方

視網膜疾病的原因不明。目前認為是黃斑部視網膜下有新生血管長入所致,它來源于脈絡膜。病理改變為肉芽腫性炎癥。

偏方一

丹參、懷牛膝30克,茯苓、豬苓、白術各15克,桂枝、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停用其他藥。

療效:本方治療眼睛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61例共64眼,痊愈 36眼,好轉23眼,無效5眼。

偏方二

丹參30克,葛根6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白術10克,薏苡仁30克,黃芪60克,車前子15克,枸杞子20克,草決明15克。冷水浸泡30分鐘,水煎30分鐘,煎汁400毫升,再煎1次,兩次煎汁混均,分兩次口服,早晚各服1次。

偏方三

鶴草30克,白茅根30克,去葛根;視網膜或黃斑部水腫、滲出明顯者加澤瀉30克,豬苓15克;肝腎陰虛加龜板15克,女貞子15克、茺蔚子15克;失眠多夢加酸棗仁15克,首烏藤15克;肝陽上亢者加鱉甲15克、石決明30克;后期視網膜見機化斑者加昆布10克,海藻10克;

視網膜病得癥狀表現為中心視力減退,有中心暗點,視物變形。玻璃體無炎性改變。眼底在黃斑部有黃灰色滲出性病灶及出血,圓形或橢圓形,邊界不清,微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