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偏頭痛的偏方

偏頭痛多為一側或兩側顳部反復發作的搏動性頭痛,發作前可伴視覺、體覺先兆,發作時常伴嘔吐。女性多發,約為男性的3~4倍,多在青春期起病,發病年齡25~34歲,少數發生于兒童期或中年后。致病因素如下:1.遺傳、約60%的偏頭痛患者有家族史,患者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發生偏頭痛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3~6倍。2.內分泌與代謝因素、女性多見,始于青春期,常在月經期發作,妊娠期或絕經后發作減少或停止,提示內分泌與代謝的影響。3.飲食與藥物、某些食物可誘發偏頭痛,如含酪胺的奶酪,含亞硝酸鹽反腐劑的肉類如熱狗或熏肉,含苯乙胺的巧克力,食品添加劑如谷氨酸鈉(味精),紅酒等。4.精神因素、禁食、情緒緊張、強光均可誘發。

(1)向日葵花盤100g(干品),搗碎,加水500ml,煎取濃汁液,紗布過濾后內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甘菊花、石膏、川芎各10g,研末,每服3g,清茶送下。

(3)鮮白蘿卜一個,搗爛擠汁,滴鼻。在滴液中也可溶入冰片2g后再用。滴后應保持20分鐘內汁水不外流,一天2次。

(4)絲瓜藤、苦瓜藤,炒枯碾末,每次用開水送服10g左右。

(5)核桃仁15g,水煎,加入白糖適量,內服。

(6)鮮蔥3條,姜皮5g,酒糟20g,共搗拌勻,敷于痛處。

(7)處方:孩兒參30克,野菊花20克,赤芍、蔓荊子各15克,蚤體10克,川芎88克,蜈蚣3條。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藥渣用布包,熱敷患處,服藥期禁房事,避風寒,忌辛辣。 療效:用藥5-10劑,有效率達93.6%

(8) 處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藥5-10天,有效率為95%

(9)辣椒樹蔸10個,洗凈,水煎加糖服。

(10)潔凈熱水一盆,把雙手浸入。水量以浸過手腕為宜,并不間斷地加些熱水,以保持水溫。浸泡半小時后,痛感可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關于偏頭痛,生活中要做到如下:

1、注意氣侯的影響,風、燥、濕熱、暴風雨,明亮耀眼的陽光,寒冷、雷聲等氣候變化均可誘發偏頭痛發作,注意避風寒,保暖,不要暴曬淋雨,防止誘發致病。

2、注意睡眠,運動或過勞的影響,注意規律的睡眠,運動,加強工作計劃性,條理性,注意勞逸結合,注意眼睛調節,保護對敏感病人來說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3、注意室內通風,戒煙酒。

飲食上多注意清淡為主,蔬菜水果要補充足夠。以上偏方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個體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