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嘴饞糖友該如何挑選零食

糖尿病患者挑選零食,應本著三個原則。一是天然、無加工或少加工,二是不會明顯升高血糖,三是低糖、低鹽、低油脂,無添加劑。

1、水果。最適合糖友的水果是番茄,另外,菠蘿、火龍果、獼猴桃等含糖量不高的水果也可以選擇。而葡萄、荔枝、龍眼、哈密瓜等水果糖分過高,糖友要慎選。

2、堅果。大杏仁、腰果、開心果、花生的油脂含量在45%—50%,糖友一天可以吃一小把。榛子、核桃、夏威夷果等油脂含量超過60%,吃起來就要注意了。

3、可以偶爾用來解饞的零食:餅干、蛋糕、糖果、酥點、巧克力等零食,即便打著“無糖”的招牌,也要少吃。

怎么吃這些零食?

對糖尿病挑選零食的原則有一定的了解了,就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有效的預防糖尿病的血糖穩定狀況了。那么,每天的飲食總量如何來計算呢?計算好每天總的熱量攝入,在不超過全天總熱量的情況下,從正餐中勻出一部分作為加餐。加餐時間為: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和晚上睡前1小時;睡前加餐可選擇半杯牛奶、1個雞蛋或2塊豆腐干等高蛋白食品,這些食品能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對防治夜間低血糖有利;選擇零食,建議從“膳食寶塔”的最底層——谷物開始。所以零食的種類不同,加餐量也是不同的。

白領、年輕人有喜歡用零食“加餐”的習慣,其實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謝異常的一個很大隱患。專家指出,像瓜子、核桃、花生米、果脯以及話梅等,過量多吃,只吃不動,其高熱量、高鹽分等,都可能成為糖尿病的誘因。有些人不感到零食熱量高,其實,10粒花生米就相當于半兩米飯。經常吃這些零食的人,很容易導致型體肥胖。不僅如此,果脯、話梅等咸味食品,其中所含的鹽分也相當高。長期食用,還可能會引起高血壓。肥胖和高血壓本身就是患糖尿病的最大潛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