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內臟的“性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內臟也一樣。

“怒氣”器官———肝臟

肝臟健康的人,忍耐力較強,情緒也比較正常;而肝臟一旦疲勞的話,人就容易發怒。經常發怒又會傷肝。很多女生,平時常常生氣郁悶,卻又不好把怒氣發出來,只好憋在心里,變成肝氣郁結。肝氣郁結表現在臉上最明顯的就是生黃褐斑、臉色暗沉青黃,情況嚴重時,還會造成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所以,千萬不能小看它。

建議想要漂亮又健康的你,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先要學會息怒,如果還剩下那么一點怒氣,不妨發出來。當然,平時多做做瑜伽,看一些有關心靈修養的書,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淡淡的喜悅和幸福感,才是保養肝臟最好的方法。

除了怒氣會傷害肝臟之外,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和酒、甜的東西也很傷害肝臟。酸味的食物吃得過多會影響肝功能。而青色的食物對肝有益,比如西藍花、青椒、黃瓜。

“恐懼”器官———腎臟

腎臟功能下降的話,人稍微遇到一點小異樣便會非常不安,就容易憂心忡忡。對于未知的將來總是過于擔憂的你,很可能是受到驚嚇的腎臟在對你提出抗議呢。腎一虛弱人就易恐懼,越恐懼腎就越虛,結果就是,每天沒精打采,眼睛又酸又澀,腰特別酸,沒干什么活兒也覺得非常疲勞,老想睡覺。而且還常常是吸氣時吸不進去,呼氣時使勁嘆氣,我們稱之為“腎不納氣”,是腎虛的癥狀之一。

如果已經“傷腎”了,怎么辦?中醫上說,“腎乃先天之本”,腎臟的強弱幾乎都是先天的,取決于父母,但也不全是遺傳,后天錯誤的飲食習慣導致內臟功能不調也很容易傷害腎臟,所以如果這種緊張不安是偶爾的情緒反應,就說明那段時間的飲食出現了問題,對腎臟造成了傷害,只要恢復健康,這種恐懼不安感就會消失。

黑色的食物補腎,因此可以多吃黑米、黑豆、黑木耳、海帶、紫葡萄等。而過咸的食物或是鹽的攝入量過多,會導致腎功能失調,很多尿毒癥的患者就是因為攝入了過多的鹽分。

除了調節飲食習慣,我還特別推薦出現腎不納氣狀況的女生,平時多練習瑜伽里的“腹式呼吸法”,就是只用鼻呼吸,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收縮腹部使它凹進去。腎為氣之根,每天堅持練習30分鐘,對腎大有好處,而且還能排除毒素、去除小腹呢。

“悲傷”器官———肺

人們總是習慣用“多愁善感”來形容女生,認為“多愁善感”是天生的,是性格使然。其實,性格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已,還有一種可能是人的肺功能失調,肺不好的人總會有些悲傷和寂寞。只要肺的功能恢復正常,這種多愁善感、優柔寡斷的情緒就會消失。

反過來說,人在很憂傷的時候,就會傷肺。老是憂愁的女生要注意了,過度操心、悲傷,常常會先傷肺,接著腎也不好,最后造成身體的惡性循環。所以,平時還是避開播放主人公苦兮兮命運的電視頻道,多看一些會逗得你哈哈大笑的節目吧!

在飲食上,白色的食物對肺有益,可以多吃白蘿卜、洋蔥、大白菜、山藥等,少吃辛辣的刺激性強的食物,這類食物入肺,對肺功能有不好的影響。

“喜悅”器官———心臟

“happy”這個詞聽上去很不錯,可是若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因一點小事就容易情緒激動、興奮過度,發出像魚鷹鳴叫那樣尖銳的笑聲。過于喜悅容易傷心氣,所以,常常放聲大笑的你要多保護自己的心神,收斂一些激動,發出淑女般會心的一笑吧!

在飲食上,紅色的食物對心臟有益,多吃諸如紅椒、胡蘿卜一類的食物。同時,一定要少吃苦味的食物,因為苦味的食物是入心的,吃得過多會影響心臟的健康。

“憂郁”器官———脾臟

脾臟功能不好的話,人會容易憂思過度,好走極端。情緒會變得不穩定,容易懷疑別人,往往會患上精神性疾病。同時,憂思也會傷脾。有趣的是,在很多古代中醫治病的故事里,面對那些憂思過度,氣息懨懨又無藥可治的患者,聰明的大夫就會根據五行中肝木克脾土的原理,用“以情勝情”法,故意激患者發怒,讓肝氣沖破郁結的脾氣,最后讓患者不藥而愈。這也告訴大家,過度的情緒都是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的,一定要注意避免。

如果脾臟功能變好,人們就能更容易地從一點點小事中體會到幸福,看到明媚的陽光,心情就能燦爛起來。

在飲食上,黃色的食物對脾有益。黃色的食品如香蕉、蘋果、紅薯、黃豆、玉米等;而甜食入脾,吃得過多會影響脾功能。小時候大人都不肯給小孩在飯前吃甜點,就是因為甜食讓人有飽脹感,影響消化功能,會導致胃口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