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對9種晚餐說“不”
忙碌了一天,晚餐作為最後一頓,吃什麼,何時吃,怎麼吃都很關鍵。如果一個人的晚餐長時間出問題,短期內或許弊端不明顯,但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出現很多健康隱患。
晚餐離不開肉
在多數人的晚餐中,肉是絕對的主角。不論在外應酬,還是在家吃飯,桌上經常有紅燒肉、燉豬蹄、炸雞排……
晚上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如熱狗、漢堡、香腸等,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紅肉油炸或燒烤後,會產生異環胺類化合物,也可能導致腸癌,並且紅肉纖維含量低,易引起便秘,從而影響膽酸的中和,刺激大腸上皮細胞。
文章導讀
晚餐總吃剩飯
不少老人怕浪費,晚上總吃剩飯剩菜。統計發現,很多胰腺炎尤其是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都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比如暴飲暴食、食用變質食物等。
特別是蛋白含量高的剩魚、剩肉變質後,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進一步誘發胰腺病變。
文章導讀
晚餐吃產氣食物
晚上吃一些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氣體的食物,如豆類、包心菜、綠椰菜、青椒、茄子、土豆、芋頭、玉米、香蕉、麵包、柑橘類水果和添加木糖醇(甜味劑)的飲料及甜點等,會讓人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
文章導讀
晚餐吃過辣食物
晚餐愛吃辣的人越來越多,火鍋、麻辣香鍋、川菜、湘菜等“重口味”餐廳一到晚上往往爆滿。
晚上吃的過鹹過辣,如攝入大量辣椒、大蒜及生洋蔥等辛辣的食物,易讓腸胃產生灼燒感,導致胃食管反流或便秘、大便乾燥、消化不良等問題,從而干擾睡眠。
文章導讀
晚餐不吃主食
曾經,米飯、麵條、饅頭都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主食,可現在有些人卻為了減肥,晚上只拿水果充饑。
研究顯示,主食吃得少,壞膽固醇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更大。而中國傳統醫學更強調“五穀為養”,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
應保證膳食中穀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50%~60%。晚餐只吃水果,極易造成營養不良和營養不均。
文章導讀
晚餐愛喝煲湯
立冬之後,很多人的晚餐桌上更離不了一碗熱騰騰的肉類煲湯。
但排骨湯、豬蹄湯等脂肪含量很高,尤其是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很高,不宜常喝;高血壓患者不適合喝太咸的湯;痛風患者不應多喝海鮮湯等,因為其中的嘌呤含量較高。
胃腸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較弱,如果要喝煲湯,應該撇掉大部分浮油。因此,肉類煲湯不適合晚上食用,選在中午吃比較好。
文章導讀
晚餐喜吃甜品
不少人喜歡在晚餐後吃點甜品,但于康告訴記者,過於甜膩的東西很容易給腸胃消化造成負擔。另一方面,晚餐後活動少,甜品中的糖分很難在身體中分解,進而會轉換成脂肪,容易造成肥胖,長此以往也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文章導讀
晚餐“生冷黏硬”
生冷,一般指未經過烹飪處理的,比較涼的食物,比如西瓜、香瓜、生番茄等生冷瓜果,或是涼拌黃瓜、涼拌海蜇等涼拌菜;而黏硬,則是指是湯圓、年糕、切糕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幹煸、乾炸、水分很少的幹硬食物。
晚上腸胃需要溫和消化,這些食物進入胃內後,會直接影響胃的工作,讓消化活動變得異常亢奮,容易導致急慢性胃炎等胃病。
文章導讀
晚餐過量飲酒
有人喜歡睡前喝點酒幫助睡眠,也有人是迫於晚上應酬不得不喝酒,但無論哪種情況,都應該儘量杜絕。
睡前飲酒會使酒中的很多有害物質在體記憶體積,毒害身體,損傷視網膜,降低抵抗力,並使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明顯加重。
因此,儘量保證睡前4~6小時內不飲酒,晚上的應酬能少則少。如果不得已,睡前喝了酒,最好再喝點綠茶解酒,或喝點溫牛奶保護胃黏膜。
文章導讀
健康晚餐的4大原則
1、推薦在晚上5點~7點間吃晚餐,並儘量保持規律。上班族即使不能保證每天按時吃飯,也最好在加班時吃些餅乾、點心等,以免晚餐吃得太多。
文章導讀
2、吃晚飯前,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麼,在晚上把今天缺乏的營養都補上。晚餐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注重營養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糧,從而攝入更多的膳食纖維,增加胃腸動力,有助消化。
文章導讀
3、吃飯時不要三心二意,說話、看電視、玩手機等都會分散吃飯的注意力,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的負擔。
文章導讀
4、經常需要在外應酬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把握好飯量,儘量把應酬、聚餐安排在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