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止咳平喘的偏方

咳嗽的發生大致分為兩類,即外感和內傷。對止咳應當有正確的療法,做到因勢利導才能從根本上調養好。

1.橘紅止咳化痰

先準備橘紅皮9克,川貝母6克,黃芩12克。將上藥焙干研末,每次服6克,日服3次。本方所治之咳嗽是由肺經郁熱、灼津液為痰所致的咳嗽氣粗、 痰鳴氣喘。方中橘紅皮具有理氣祛痰功能,川貝母具有清肺止咳功能,黃芩可淸利肺經之虛熱,三藥相伍,共奏清肺止咳、除痰之功。

2.紫蘇酒止咳平喘

摘紫蘇葉洗凈,常用量是5 ~ 10克。瀝干水分后放入廣口 玻璃瓶中,加入蜂蜜和40度以上的燒酒浸泡,最好能讓酒沒過紫蘇葉。

3.嘴里含片生姜止咳嗽

其將生姜洗干凈,先切去一小塊,使生姜有個平面的切口,然后再切 1 ~ 2毫米厚的薄片,晚上睡覺時將1~2片姜片含在嘴里聰幫的一側或兩側,開始嘴里會 感到有些麻辣,過一會兒就適應了。第二天起床時吐出。在含的過程中,如果嗓子發癢要 咳嗽,可用牙齒輕輕一咬生姜,使姜汁與唾液一起慢慢咽下。姜汁通過喉部時能抑制嗓子 發癢,可以減少咳嗽。

4.蜜棗扒山藥止咳

先準備山藥1000 克,蜜棗10個,板油丁 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濕淀粉,熟豬油少許;山藥洗凈, 放入鍋內,加清水淹沒山藥為度,用旺火煮;待山藥較爛時撈起,去皮,用刀剖成6颼米 長、3厘米寬的長方形,拍扁;蜜棗分兩半去核待用;然后將大湯碗內涂抹上熟豬油,碗 底排上蜜棗再排上一層山藥,夾一層糖、板油丁,逐層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蓋盤,上籠 蒸1小時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盤;炒鍋上火,濾入盤內湯汁,放淸水100克,白糖150 克和少許桂花汁燒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鍋澆在山藥上即成。此方可補腎潤肺,治肺虛久 咳、脾虛腹瀉、神疲體倦、四肢無力,久食補腎強身。

5.冰糖加食醋減輕咳嗽

先準備冰糖500克,食醋500毫升(最好是陳醋或香醋),置砂罐或陶缽內,用文火煎熬至冰糖完全溶化,冷卻后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1次,1次10毫升,空腹服下。此偏方制作簡便,口感良好,效果顯著,服后無副作用。凡有氣喘、咳嗽、 痰多等癥的老少朋友均不妨一試。

6.烤橘子緩解風寒咳嗽

材料:大橘子1個。

制作:橘子洗凈,用紙巾擦干,放在碳火的鐵架上離火約一拳遠,不停地翻動,直到橘皮發黑、橘子冒熱氣并伴有橘香昧即可。

用法:大橘子每次吃1個,兒童吃 2-3瓣就可以了。每天2次。

適用范圍:風寒感冒咳嗽。

7.洋蔥糖漿止咳

材料:洋蔥1個,紅糖、蜂蜜各適量。

制作:取洋蔥去皮,先用刀劃口若干處,放入裝有紅糖和蜂蜜水的鍋中浸泡,然后煮沸1小時,涼后絞取汁,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匙,咳嗽時溫服。

適用范圍:咳嗽,哮喘等。

8.蜂蜜白梨緩解久咳咽干

材料:大白梨1個,蜂蜜50克。

制作:將白梨洗凈,從上部切開一個 三角形的口,切的時候要小心,

不要破壞了它的整體結構,然后小心地將里面的核掏出來。注意:白梨不用削皮,里面的核要掏干凈,最后將蜂蜜直接填入,放入蒸鍋中加熱蒸熟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各吃1個,連吃數天。

適用范圍:治陰虛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熱等。

9.芫荽姜湯祛痰止咳

材料:芫荽、生姜各10克。

制作:將芫荽洗凈切細碎,生姜洗凈切成片;將生姜

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碗,在火上煮沸2分鐘, 再加入芫荽煮片刻即可,可加少許鹽調味。

用法:每日早晚喝1小碗。

適用范圍:咳嗽,惡心者。

10.胖大海茶治咽痛干咳

材料:胖大海3枚。

制作:將胖大海洗凈,放入鍋內用水適量煎汁,代茶飲用。

用法:以2 ~ 3天為宜,連續服用以不超過7天為宜。

適用范圍:適用于慢性咽炎,可改善熱證引起的咽痛干咳

11.羅漢果煮水止咳

材料:羅漢果1個。

制作:羅漢果切片,放鍋內,水煎即可。

用法:代茶飲。

適用范圍:適用于慢性咽炎

止咳的方法很多,以上方法都是經過嚴格驗證的,在止咳的同時還能夠調養身體,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