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風的偏方大全

中風一旦發生,表示病情已經十分嚴重,往往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中風的根源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日常調養中,要同時兼顧這幾種病的癥狀。

1.白礬姜汁治中風休克

材料:白礬60克(生用),生姜30克。

制作:將生姜洗凈,連皮擦碎,放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白礬研為細末,放入生姜湯中,研濾取汁。

用法:分三次,慢慢飲用。

適用范圍:散風,溫中,醒神,治中風休克

2.捏揉商陽穴緩解中風

穴位位置: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左右各一個。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食指的兩側,揉捏此穴,力度適中。 每次2分鐘左右,每日2次

適用范圍:可緩解中風、腹痛、上吐下瀉、胸口疼痛等癥。

3.酒煮烏雞通絡熄風

材料:烏雞1只,白酒2500克。

制作:將宰殺洗凈的烏雞,放入煲內,再加入白酒,用小火煎熬至酒剩一半,涼涼后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飲服1~3次,佐餐飲,或定時飯前飲。

通用范圍:中風后的舌僵不語癥。

4.掐人中醒神開竅

穴位位置:上嘴唇溝的上1/3與下2/3交界處。

操作方法:當發現有人昏厥時,我們可立即用食指或拇指指端按于人中穴處,行強刺激。以每分鐘 20 ~ 40次為宜,可使昏厥者很快蘇醒。

適用范圍:突發性昏迷不醒者。

發生中風的多為中老年人,而有些低血壓患者同樣會引起中風,甚至同時造成血栓,因此中老年患者都應該注意防范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