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頸椎病的物理治療

現在患上頸椎病的人是越來越多的,對于頸椎病我們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預防,因為如果我們不小心患上了頸椎病,要治療的過程是非常久的,而且康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么面對頸椎病我們有什么治療的方法呢,其實要治療頸椎病我們還是有辦法的。

頸椎病我們可以采用按摩和針灸這些傳統的中醫方法會起到很好的效果,頸椎病我們也可以采用藥物來治療,或者采用牽引和運動的方法來治療頸椎病,下文介紹頸椎病的物理療法。

1.消炎、消腫與止痛

(1)超短波療法、短波療法

這類高頻電療有明顯的改善血液循環作用,劑量得當,可以加強組織的供氧和營養,減少滲出,促進致炎、致痛物質的排出,利于充血的消退、水腫的吸收,即消炎消腫作用顯著。

(2)干擾電流療法、間動電流療法、超刺激電流療法及低頻調制的脈沖中頻電流療法這類中、低頻電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淋巴回流,因而可以消炎、消腫。

(3)紫外線療法

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紅斑反應,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營養和代謝狀況,使病理炎必和致痛性化學介質的清除加強,水腫滲出易于消散。紫外線療法的抗炎作用是在一定劑量紫外線照射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適當的劑量是促進炎癥、水腫消退的關鍵。

(4)磁療

磁場能夠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強,促進滲出物吸收,對水腫或血腫的消退作用明顯。可以酌情選用磁片貼敷、交變電磁療、旋磁療或頻脈沖磁療,應注意磁場強度的高低,以防副作用。

2.緩解疼痛

除上述消炎消腫止痛的物理治療方法外,還可以應用鎮痛麻醉藥物做直流電導入,如奴弗止因、利多卡因導入,有明顯的止痛作用。

3.緩解肌肉痙攣和降低纖維結締組織張力

(1)短波療法、微波療法、分米波療法

這類高頻電療的溫熱效應較深而且明顯,能夠降低骨骼肌、胃腸平滑肌及纖維結締組織的張力,緩解肌肉痙攣,使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伸展性增大。

(2)紅外線療法、蠟療

紅外線療法的熱作用淺,主要在皮膚的淺層,但是通過神經反射和體液機制可使肌肉和皮下組織升溫,因此具有明顯的緩解痙攣和降低纖維結締組織張力醫

蠟療的溫熱作用與其機械壓迫作用相伴隨,可以緩解肌肉痙攣。

(3)水療 利用熱水浴或旋渦浴的溫熱刺激或機械沖擊作用,可以降低肌肉張力,緩解痙攣。

4.松解粘連和軟化瘢痕

(1)超聲波療法

超聲波是一種機械振動波,對局部組織細胞有微細按摩作用、繼發熱作用及理化作用,從而增強半透膜的彌散過程,加強滲透,改善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使堅硬的結締組織伸展、變長、軟化瘢痕,松解粘連,緩解攣縮。

(2)直流電碘離子透入法 利用有極直流電和碘的作用,使水分向瘢痕、粘連組織集中,可使組織蛋白吸水,易于溶解膨脹變軟,使瘢痕軟化,粘連松解。

(3)音頻電療

音頻電流可以刺激粘連的纖維組織,包括神經纖維、肌纖維及結締組織等,使其活動而逐漸松解,同時音頻電流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其營養、代謝,因而使粘連松解、瘢痕軟化。

5.促進神經、肌肉和關節運動功能恢復

(1)低、中頻脈沖電刺激療法適當的低頻脈沖或中頻脈沖電刺激病變的神經、肌肉,可使之興奮,發生收縮反應,這種刺激所致的節律性收縮運動,可以促進病區醫`學教育

網搜集整理的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營養,減少肌中蛋白消耗,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發生電解質、酶系統及收縮物質的破壞,抑制肌肉纖維化,防止肌纖維變短、變厚和硬化,延緩肌肉萎縮。同時,電刺激肌肉,可以鍛煉肌肉,增強肌力,矯治脊柱畸形等。低、中頻脈沖電流的種類很多,應根據神經、肌肉病變的性質,選擇針對性強的治療電流。

①防治廢用性肌萎縮 應選擇感應電或新感應電。這種電流可以防止神經失用時的肌萎縮治療制動術后的廢用性肌萎縮,防止反射性抑制引起的肌萎縮。

②治療肌肉遲緩性麻痹

A.三角波低頻脈沖電療法

這種電流能夠選擇性刺激病變的肌肉而不影響鄰近的正常肌肉,而且只引起病肌的運動效應而不刺激感覺神經。因此,這種電療可使癱瘓肌作節律性運動,促其恢復,即所謂電體操療法。

B.低頻調制的中頻電療法 這種電流對皮膚的刺激較小,不易引起疼痛,病人容易耐受,作用深,適于病肌位置較深或皮膚對低頻電刺激耐受欠佳的病人。

C.干擾電療法

屬于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是兩路電流在體內交叉形成干擾場,即“內生”的脈沖中頻電流,因此作用較深,可能通過差頻的選擇,產生運動閾電流,醫`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興奮神經肌肉組織,引起肌肉收縮,促其功能恢復。

③治療肌肉痙攣性麻痹

A.痙攣肌及其對抗肌的交替電刺激療法

以兩路方波低頻脈沖電流交替刺激痙攣肌及其對抗肌,通過痙攣肌的強烈收縮后的反射性抑制和對抗肌強烈收縮對痙攣肌的反射性抑制,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防治肌肉萎縮,促進功能恢復。

B.對抗肌的電刺激療法 以低頻或中頻脈沖電流或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刺激痙攣肌的對抗肌,使其強收縮,抑制痙攣肌,緩解肌痙攣。

④治療內臟平滑肌張力低下

內臟平滑肌張力低下,可以出現腹脹、便秘或排尿障礙,應用低、中頻電療可提高內臟平滑肌張力,改善臨床癥狀。常用的治療方法有:A.感應電療,用感應電或新感應電刺激療法;B.低頻調制的電頻療法;C.干擾電療法;D.音頻電療法。

(2)功能性刺激療法

是低頻脈沖電療中的一種,通常采用的波形為方波,頻率為1~100Hz.在康復醫學中被稱為功能性電刺激,用于神經、肌肉和關節運動功能的康復治療。可用做體表電極的電刺激,也可以植入的形式,更準確地刺激某一肌肉群塊。功能性電刺激不僅可以重新組織肢體運動,促進運動隨意控制的自我恢復,促進脊髓平段基本運動機制的再建,而且還能緩解痙攣。

(3)水療法 利用水的溫度刺激、動水的機械作用和水的浮力,可以促進肌肉、關節及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常用的水療法有:

①游渦浴

漩渦浴的特點是裕槽內的水呈漩渦樣流動,連續的渦流作用于人體,是一種很好的按摩。最新型的漩渦浴是哈伯德式浴槽,呈蝶形,附有可升降的擔架,對活動障礙的病人十分方便,而且水療時治療師可在浴槽旁指導病人在水中運動。

②運動浴

運動浴又稱水中訓練,對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較漩渦浴更有利。運動浴晨一個較大的浴池中進行,池周有扶手,池中設平行棒,病人在池內可做各種運動,且可多人同時進行。

上文我們介紹了頸椎病有多種治療方法,但是我們應該做好頸椎病的預防工作才行,不要等到病發再來找方法,一旦頸椎病病發,我們有幾種可以治療的方式,上文重點介紹了頸椎病的物理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