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腦震蕩的偏方

腦震蕩是人體常見的一種腦科疾病,一般的腦震蕩都是因為外傷引起的,很多時候的腦部撞擊或是碰撞,都是有可能會發生腦震蕩的。腦震蕩的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頭疼以及不認識人了,這對腦震蕩患者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腦震蕩患者在接受醫院治療的同時又在找尋治療腦震蕩的偏方。


腦震蕩的偏方一:

四子定暈湯

組成:女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絲子各12克,黨參、棗仁、黃芪各15克,當歸、蒺藜各10克,川芎、遠志各6克,牡蠣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養肝益髓,補氣活血,營腦安神。

方解:蓋頭為諸陽之會,位居至高,內涵腦髓,以統全身,為“元神之府”。腦部受傷,致氣血逆亂,元神無主,脈絡瘀阻,清竅不通,若遷延日久,必虛而不復,氣血受損,窮病及腎,水不涵木,風陽上越,神志擾亂而作。本著“精血同源”之旨,治宜補肝腎,益精髓,氣血雙補。故方用四子補益肝腎,黨參、黃芪補中益氣;當歸、川芎養血活血,棗仁、遠志安神定志,牡蠣,蒺藜鎮潛止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成方,共奏養肝益髓,補氣活血,營腦安神之功,因藥中病機,故收效頗捷。

腦震蕩的偏方二:

健腦散

組成:紅人參15克,(參須30克可代),地鱉蟲、當歸、甘枸杞子各21克,制馬錢子、川芎各15克,地龍、制乳香、制沒藥、炙全蝎各12克,紫河車、雞內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馬錢子有劇毒,需經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曬干,放麻油中炸,應掌握火候,如油炸時間太短,則內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嘔吐等中毒反應;如油炸時間過長,則內心發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1枚切開,以里面呈紫紅色最為合度。以上諸藥曬干,共研極細末,膠囊裝盛亦可。備用。每次服4.5克,每日早、晚各1次,開水送服。可連續服用2~3個月。

功用:攻補兼施,通絡止痛。

方解:本證多呈現虛中夾實之征,因其虛,必須大補氣血,滋養肝腎,因其實,氣血瘀滯,又須化瘀活血。方取紅參、枸杞子、紫河車、當歸養血益氣,滋補肝腎,精血旺,則髓海充。選地鱉蟲、地龍、乳香、沒藥、全蝎、雞內金、血竭化瘀通絡,療傷定痛。馬錢子制后毒即大減,善于通絡止痛,消腫散結,尤有強壯神經之功,對此癥之恢復,有促進之作用。川芎既能行氣活血,又能載藥直達病所。攻補兼施,標本結合,故奏效較佳。

主治:腦震蕩后遺癥,癥見頭暈而痛,健忘神疲,視力減退,周身酸痛,天氣變化時則更甚;有時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沖動,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脈多沉澀或細澀者,均可用之。嚴重神經官能癥患者,亦可用之。

腦震蕩的偏方三:

活血溫膽湯

組成:丹參、桃仁、遠志、菖蒲、枳實各12克,制香附、紅花、竹茹、半夏、陳皮各9克,茯苓、木通、厚樸各15克,車前子30克,膽星、大黃(后下)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活血化瘀,祛痰利濕,清竅攻下。

方解顱腦損傷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腦組織不同程度的缺氧、水腫、出血及微循環障礙,導致腦壓升高,以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為多見,故方用丹參、桃仁、紅花活血化瘀,改善腦組織的微循環和缺氧狀態;竹茹、半夏、陳皮、茯苓、木通、車前子、膽星清熱祛痰利濕,能消除腦組織水腫;厚樸、枳實、大黃通里攻下,可使病理產物——瘀血、痰濕等邪有出路,兼醒后天脾胃改善體質;遠志、菖蒲清竅安神;佐以香附、陳皮等理氣藥加強活血祛瘀之功,互相配合,療效較著。

主治:腦震蕩和輕、中度腦挫傷。癥見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或嗜睡,便干納差,甚至肢體活動障礙等一系列癥狀。

上面介紹的三種腦震蕩的偏方,都是經過很多腦震蕩的患者驗證過的,而且對于大部分腦震蕩患者都是有著不錯的效果的,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用,所以這些腦震蕩的偏方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的患者朋友也不能報以太大的愿望,那也是不太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