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紅棗姜湯的功效

紅棗姜湯就是采用了紅棗和生姜搭配做出來的湯,紅棗姜湯雖然做法非常的簡單,但是紅棗姜湯卻有著十分神奇的功效和作用,我們可以用紅棗姜湯來補氣和養血,紅棗姜湯還能起到止嘔的功效,紅棗姜湯能促進我們血液的循環,可見紅棗姜湯的功效之全。

紅棗姜湯不但有很好的食用價值,而且紅棗姜湯還有保健的功效,常喝紅棗姜湯能夠預防和治療慢性胃炎,紅棗姜湯還能止咳和美容呢。

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揮姜辛溫而行,棗甘溫而補之意,共同促進氣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環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歷史起源

民間習慣食用姜,一年四季皆可用。寒冬季節,姜當能暖胃暖身;但在夏季亦可常吃。炎夏難免多食生冷,對胃腸或多或少有所損害,如在家常湯中加點姜,對胃腸有保護的作用。

古代民間因雨淋受寒致病,常用生姜熬湯,加紅糖熱服,則去寒發汗,治感冒、頭痛、行經腹痛。

廣東一帶村民,對老姜很重視,感冒發熱,患有肢體緊束不適,常用幾兩老姜,拍碎煲水沖涼,趁熱用姜水洗浸全身,引致汗出,所感染的風寒暑熱皆從汗出而消解。

藥理解釋

以姜末加水煮沸,加適量醋趁熱服下,能治療胃脘虛寒性疼痛。《本草從新》謂之“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煨姜,和中止嘔”。如取數滴姜汁,入一小杯甘蔗汁內,代茶飲用,能治孕婦妊娠嘔吐。

現代研究指出:生姜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鈣、磷、鐵外,還含有揮發油、天門冬素、姜辣素等,揮發油中又含有姜酚。實驗證明:吃姜發汗,就在于姜辣素的作用,它能促使全身毛孔舒張,從而散熱出汗,隨之帶出病菌毒素污物。姜辣素還能促使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吸收功能,起健胃止嘔作用。所含姜酚能減少膽汁中黏蛋白的含量,從而達到抑制膽石癥目的,故患有膽囊炎或膽石癥者,日常不妨多吃點生姜。

生姜入藥始載于南朝梁人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入肺、胃、脾三經。能溫中發表散寒,健脾和胃止嘔,去痰飲,療咳嗽。為傷寒、咳喘、嘔吐之圣藥。□辛樺

配料方法

用生姜配以陳皮、紅棗水煎代茶服,能治療慢性胃炎、胃痛嘔吐;此湯對寒飲喘咳者亦有療效。用料是生姜五錢,陳皮二錢,紅棗(去核)十枚,蜂蜜適量。做法是先將陳皮、紅棗用清水浸洗;生姜切片;將全部材料放入煲鍋內,加水煮約30分鐘,調入蜂蜜即成。早晚各溫服一次。

節氣養生

芒種時節,濕邪彌漫,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濕熱之氣,脾最容易被濕邪所困,更怕形寒飲冷,濕氣便滯留體內難以去除。常喝姜棗湯。大棗性溫,可以補益脾胃,再加上生姜可以驅寒,兩者搭配,效果更加顯著。

上文我們介紹了一道經典的糖水紅棗姜湯,紅棗姜湯的做法非常的簡單,只需要用到生姜和紅棗就能搭配出紅棗姜湯來,紅棗姜湯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常喝紅棗姜湯不但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而且還能起到美容養顏和預防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