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蹲著排便會更順暢 坐著排便也無妨

如廁,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古代人都是蹲著如廁,現代馬桶的設計讓人們可以不必蹲著上廁所,但是,有人認為馬桶會導致便秘、痔瘡等疾病,坐著如廁真的會導致痔瘡、便秘嗎?

蹲,確實更順暢

認為蹲姿排便比坐姿好的理論依據主要在于一塊被稱為“恥骨直腸肌”(puborectalis)的肌肉。這塊肌肉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后面繞一圈,再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稱為“肛腸角”(anorectalangle)。一般坐姿的肛腸角大約是80-90°,而蹲姿時肛腸角可以達到100°左右。理論上來說,肛腸角越大,排便時所費的力氣較小。

坐,與疾病無關

這么看來,似乎確實是蹲姿排便比坐姿更好。且慢,由“蹲姿排便肛腸角更大”推得“蹲姿排便減少便秘”的結論,隱含了一個前提,那就是“便秘是由肛腸角太小引起的”。但事實上,更大的肛腸角雖然可以使排便時用力更少,減少排便時間,但是便秘發病的決定性因素卻不是肛腸角。

導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1、年齡。長者比年輕一輩較常出現便秘。不過,疾病及藥物也是一個十分重要誘因。

2、抑壓便意。

3、生活習慣產生變化,例如假期、外游。

4、懷孕或更年期期間荷爾蒙產生變化。

5、服用某些藥物,包括制酸劑、強效止痛藥(如嗎啡)及一些抗抑郁藥。

6、部分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癥、糖尿病。

其中并未提到肛腸角的作用。

應該說,便秘是一種病理狀態,是先有疾病再有排便不暢的感覺。蹲姿可能有部分緩解排便困難癥狀的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蹲姿排便就不會便秘,或坐姿排便就會便秘。就好像熱水敷腹部可以緩解痛經,但并不意味著經期不用熱水敷腹部就會引起痛經,原本就不痛經的人,無論敷不敷熱水都不會痛經的。

既然排便時肛腸角小并不會引發便秘,那么“坐姿排便肛腸角小+肛腸角小引起便秘=坐姿引起便秘”的邏輯鏈就破裂了。也就是說,便秘的人無論坐姿還是蹲姿都會便秘,而不便秘的人無論坐姿還是蹲姿都不會便秘,只是蹲姿或許可以使便秘的人更輕松一點。

流言里提到的其他肛腸疾病——痔瘡、大腸炎、闌尾炎和結腸癌的情況也是類似的,蹲姿和坐姿的肛腸角不同并不是這些疾病發生的原因。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蹲姿排便對預防疾病一無是處。蹲姿排便的優勢在于用力較小,排便者自覺排空時間較短。對于冠心病和卒中高危人群來說,排便用力是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重要誘因。通常對于發生心梗或腦卒中風險較高的人群,醫生會使用一些通便藥物來減少他們排便時的用力,以減少風險。而蹲便有減少排便用力的作用,理論上來說對防治排便時發生意外有好處。但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多為中老年人,體力相對較弱,而蹲姿時腿部和膝蓋的受力比較大,又容易發生滑倒、骨折等意外。因此,對于他們來說,蹲姿與坐姿相比未必能有很大的優勢。

踩小板凳?

還有傳言推薦用腳踩一個小板凳來減少大腿與軀干的夾角角度,模擬和蹲姿排便一樣的效果。這管用嗎?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

有科學家研究了正常坐姿(大腿和軀干呈90°)、抬高腿的坐姿(大腿和軀干呈60°)和蹲姿三種體位的肛腸角,發現蹲姿的肛腸角明顯大于坐姿,而兩種坐姿之間沒有差異。另一些研究提示蹲姿排便的排空時間和腹部用力都小于坐姿,但普通坐姿和抬高腿的坐姿之間卻沒有區別。所以,雖然腳踩小板凳可以縮小大腿和軀干的夾角,但是對拉直肛腸角卻沒有任何幫助,對幫助減少排便壓力自然也沒有用了。

三種排便姿勢的肛腸角。蹲姿的肛腸角最大,而正常坐姿(大腿和軀干呈90°)和抬高腿的坐姿(大腿和軀干呈60°)的肛腸角則基本相同。

蹲姿排便確實可以使大便更順暢,但沒有預防便秘的作用。坐姿排便也不會增加患上痔瘡、便秘、大腸炎、闌尾炎和結腸癌等疾病的風險。另外,蹲姿能減少腹部用力,對預防排便時心腦血管意外可能有一定的優勢,但抬高腿的坐姿則完全沒用。

排便通不通暢不僅和排便姿勢有關,也和日常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只有適當攝入膳食纖維加上正確的排便姿勢,才能暢快的排便。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蹲著排便的確可以更順暢,但是并不是說坐著排便就會導致便秘,所以,你想要哪種如廁姿勢就用哪種如廁姿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