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愛腸胃做到“三少三不吃”

飲食要三少

在外吃飯,面對美食,難免眼闊肚窄,點了一桌子的美食,最後都是撐到吃不下為止。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林漫鵬強調,為腸道健康,一定要少肉、少油和少酒。

吃飯只要七八分飽,吃到要松皮帶的做法,只會加重腸胃負擔。林漫鵬說,一般來說,食物在胃裡3-4小時就會排空,如果吃得過飽,胃蠕動減慢甚至“臨時罷工”,食物就無法及時消化,“漚”在胃裡,引起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甚至會引起細菌感染,特別是原本就有胃病的患者,很可能會誘發急性胃炎發作。

另外,大量喝酒往往是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的明顯誘因。如果大量飲酒之後,腹痛得特別厲害,此時,很有可能就是急性胰腺炎發作,千萬不能隨便吃點胃藥,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酒樓海鮮三不吃

面對節日裡的豐盛大餐,人們的嘴也格外挑剔,對食物要求甚高,特別是對海鮮,要嫩、要鮮、還要爽滑。

在節日期間,不注意飲食衛生,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食用生的或是加工不徹底的海產品,有可能染上腸傷寒、霍亂、肝吸蟲病。專家強調,在酒樓用餐,一定要拒吃醉蟹、醉蝦和魚生。

外出就餐,應避免進食生鮮的或未經徹底煮熟的水產品,尤其不要生食螺類等水產品。林漫鵬說,從消化科的角度來講,食物是“不熟不吃”,將食物徹底煮熟煮透才進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腸道傳染病和腸道寄生蟲的風險。

輕症禁食,重症就醫

一不小心吃到撐,出現腹脹、腹痛的現象時,專家認為,可以停一兩頓,讓腸胃休息下,或者吃一些白粥、麵條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胃脹不適,在家也可以適當用一些保濟丸和保和丸幫助消化。出現胃痛時,林漫鵬表示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所謂“無酸無潰瘍”,胃酸被認為是胃潰瘍發病的主要因素。胃一分泌胃酸,就會加重潰瘍。所以,急性胃炎發作就是胃酸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痙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