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冬季吃生姜防寒 推薦生姜食譜

生姜味辛性溫,長于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生姜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人在吃過生姜后會感覺身體發熱,這是因為生姜促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導致,并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從而感覺身體發熱。因此冬季吃生姜可以達到防寒取暖的功效。

另外,吃生姜還能促使人們的食欲大增,吃的飽身體才會更暖和,才能抵抗冬季的病菌。

生姜防寒食譜

大棗姜湯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姜汁可樂: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姜汁甜牛奶

功效:此款飲品有驅寒合胃之功效,天天飲用一杯,手腳寒氣便會漸失。

材料:鮮牛奶、姜汁、白糖

做法:取150-200毫升鮮牛奶,加入一調羹的生姜汁和少許白糖,放入容器內隔水蒸十五分鐘即可適用。

生姜粥

功效:此粥具有祛寒止瀉作用。

材料:生姜5克,大米30克

做法:生姜5克,大米3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調一點糖和鹽食用。

冬季吃姜宜忌

1.生姜具有溫中散熱的功效,適宜于脾胃虛寒的人食用,但是陰虛內熱、表虛自汗的人群要少吃的好。

2.在食用生姜的時候要考慮留不留姜皮,多吃生姜最好要留皮,避免上火。因為生姜味辛、性溫,有發表健胃、止嘔解毒等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涼,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因此,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

3、生姜不宜在夜間食用,其姜酚刺激腸道蠕動白天可以增強脾胃作用,夜晚則成了影響睡眠傷及腸道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