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腦梗死的癥狀

腦梗死在現在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疾病了,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但是現在這一疾病越來越向著年輕人發展了,特別是中年人,大家應該重視起來,腦梗死出現的時候一般都是有一些預兆的,很多的時候癥狀表現出來的不是很明顯,因此容易被人忽視,大家對于腦梗死的癥狀應該去了解。

腦梗死大家應該都了解吧,這一疾病一旦發作了就會對患者以及整個的家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大家不了解腦梗死的癥狀,疾病發作的時候沒有發現,就會導致病情變的越來越嚴重,甚至危及到生命。

腦梗塞在前期會有一些預兆,在眼前突然出現,數秒后能恢復,不伴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這是顱內血流量減少或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因為,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枝,對頸動脈硬化、狹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腦梗塞的最早警報信號。

一、癥狀

腦梗死好發者為50~60歲以上的人群,常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風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約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驅癥狀,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短暫性肢體麻木、無力。起病一般較緩慢,患者多在安靜和睡眠中起病。多數患者癥狀經幾小時甚至1~3天病情達到高峰。

腦梗死發病后多數患者意識清醒,少數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識障礙,一般生命體征無明顯改變。如果大腦半球較大面積梗死、缺血、水腫,可影響間腦和腦干的功能,起病后不久出現意識障礙,甚至腦疝、死亡。如果發病后即有意識不清,要考慮椎-基底動脈系統腦梗死。

1、主要臨床癥狀 腦梗死的臨床癥狀復雜,它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病前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有無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疾病等有關,輕者可以完全沒有癥狀,即無癥狀性腦梗死;也可以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肢體癱瘓或眩暈,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重者不僅可以有肢體癱瘓昏迷、死亡。如病變影響大腦皮質,在腦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現為出現癲癇發作,以病后1天內發生率最高,而以癲癇為首發的腦血管病則少見。常見的癥狀有:

(1)主觀癥狀:頭痛、頭昏、頭暈、眩暈、惡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

(2)腦神經癥狀: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

(3)軀體癥狀: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2、腦梗死部位臨床分類 腦梗死的梗死面積以腔隙性梗死最多,臨床表現為:亞急性起病、頭昏、頭暈、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少數有飲水嗆咳,吞咽困難,也可有偏癱,偏身感覺減退,部分患者沒有定位體征。

中等面積梗死以基底核區、側腦室體旁、丘腦、雙側額葉、顳葉區發病多見,臨床表現為:突發性頭痛、眩暈、頻繁惡心嘔吐、神志清楚,偏身癱瘓,或偏身感覺障礙、偏盲、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語等。

大面積梗死患者起病急驟,臨床表現危重,可以有偏癱、偏身感覺減退,甚至四肢癱、腦疝、昏迷等。

(1)頸內動脈閉塞:頸內動脈閉塞可以沒有癥狀。有癥狀的閉塞可以引起類似于大腦中動脈閉塞的表現如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減退、同向偏盲,優勢半球受累可產生失語。顱內或顱外頸內動脈閉塞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1/5。

在頸內動脈動脈硬化性閉塞的病例中,近15%的病例有先兆,包括TIA和同側視網膜動脈缺血引起的單眼盲。由于顱底動脈環的作用,使頸內動脈閉塞的癥狀復雜,有時頸內動脈閉塞也可不出現局灶癥狀,這取決于前后交通動脈、眼動脈、腦淺表動脈等側支循環的代償功能。也可伴有一過性失明和Horner征。

(2)大腦中動脈閉塞:由于大腦中動脈供血區是缺血性腦血管病最常累及的地方,發生的臨床征象取決于累及的部位。

①大腦中動脈主干閉塞:發生在大腦中動脈發出豆紋動脈的近端。因為整個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全部受累,此為該動脈閉塞發生腦血管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主干閉塞的臨床表現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優勢半球側動脈主干閉塞可有失語、失寫、失讀。如梗死面積大時,病情嚴重者可引起顱內壓增高、昏迷、腦疝,甚至死亡。

②大腦中動脈深支或豆紋動脈閉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一般無感覺障礙或同向偏盲,優勢半球受損,可有失語。

③大腦中動脈各皮質支閉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以面部及上肢為重,優勢半球可引起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失讀、失寫、失用,非優勢半球可引起對側偏側忽略癥等體象障礙。

腦梗死的癥狀我們都應該去重視,現在這樣的心腦血管的疾病已經是特別多了,不論到哪里都會看到很多的腦梗死的患者,一般情況較輕的不會有什么影響,治療及時病情還是能夠控制的,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落下癱瘓的現象,會影響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