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生活小常識 怎么煮米飯

國內外很多調查都發現,吃糧食的總量和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呈反比;但香港有調查發現,吃白米飯的量和糖尿病的風險有正相關。美國的一些調查也有類似的發現。可見,如果不能明智地吃米,有可能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吃米飯的“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大原則 —— 盡量讓米“淡”。

一方面,盡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額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飯最好能夠少吃,加香腸煮飯,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來拌飯,也應當盡量避免。另一方面,盡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鹽、醬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否則不利控制血壓和預防心血管意外。

這里要解釋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間加入蔬菜和生魚一類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則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應,并能幫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魚也是對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時不吃過咸的菜肴,紫菜飯卷是相當適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健康米食一日推薦:

早餐:黃瓜三文魚紫菜飯卷4個,牛奶1杯,柑桔2個

午餐:燕麥黑米白米飯,木耳炒黃豆芽,清蒸魚,紫菜番茄雞蛋湯

晚餐:自制雜豆八寶粥(無糖),芝麻醬拌菠菜,香菇炒豆腐,青椒炒胡蘿卜絲

很多上班族有著這樣的早晨:被鬧鐘叫醒后,掙扎了一二十分鐘,才揉著疲憊、瞌睡的眼從床上爬起來,因為分秒必爭,不吃早飯就沖出家門;或者打開空無一物的冰箱又關上,擠進了上班人群,在汽車尾氣和灰塵中啃咬著路邊剛買的油條、蛋餅……

特別提示:慢性病人的米食選擇要求

無論是糖尿病人,還是高血脂癥患者、高血壓患者、脂肪肝患者等,都不應當吃過多的精白米作為主食。糖尿病人要求選擇血糖上升速度較慢、血糖負荷較低的主食;高血壓病人要求選擇盡量不帶咸味的主食;脂肪肝患者要求膳食纖維豐富的主食,高脂血癥患者要求選擇有利于降低血脂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