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低血壓的偏方

低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相信大部分人都瞭解,一旦患上低血壓就意味著患者要長期與藥物為伍了,但是長期服用藥物肯定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次現在的大部分患者一般會選擇食療的方式對自己的身體進行長時間的調理,讓身體在不知不覺中恢復,希望以下偏方能給您的健康帶來希望。

偏方一、

可以用白參3克,紅棗(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10個,山藥,粟米,豬瘦肉各50克切成片,再一起加水煮成粥,次粥具有益氣養血和升高血壓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氣血兩虛性低血壓。

偏方二、

可用當歸,大棗各50克,羊肉250克,生薑15克一起加水100毫升用文火熬成3碗湯,每天早晚飲用,可以補益氣血和治療低血壓性眩暈症狀。

偏方三、

可以用黃芪30克,黨參20克,陳皮15克,當歸,升麻各10克,一起加水煎煮服,可以治療體位性低血壓。

以上治療低血壓的偏方非常適合食療使用,因為中的藥物都是藥性溫和的中藥,,因為像低血壓這種慢性病都比較適合用這種調理的方式治療,患者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有耐性,規律的食療方式對於病情的緩解有著很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