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
萊菔子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它也叫蘿白子,菜頭子,它是萊菔成熟以後的種子,也是中藥中很常見的一種了,古代醫書裡過於它的記載也已經很多了,萊菔子有很多的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的一些不適的症狀,例如治咳嗽痰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瞭解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
一些學醫的人,特別是中醫的人應該都瞭解萊菔子,它已經是常見的一種藥物了,一般都是用來煎服,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也很多,對於治療一些疾病都會有特別的功效,治黃疸效果也很好。
【別名】蘿蔔子、蘿白子、菜頭子、蘆菔子【藥用部位】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成熟種子。植物形態洋"萊菔"條。【成份】
含揮發油和脂肪油,揮發油中含α-、β-已烯醛和β-、γ-已烯醇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erucic acid)、亞油酸、亞麻酸及芥酸甘油酯等;尚含萊菔素(raphanin)、萊菔甙。
【功能主治】下氣定喘,消食化痰。治咳嗽痰喘,食積氣滯,胸悶腹脹,下痢後重。
①《日華子本草》:"水研服,吐風痰:醋研消腫毒。"
②《日用本草》:"治黃疸及皮膚目黃如金色,小水熱赤。"
③《滇南本草》:"下氣寬中,消膨脹,降痰,定吼喘,攻腸胃積滯,治痞塊、單腹疼。"
④《綱目》:"下氣定喘,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止氣痛,下痢後重,發瘡疹。"
⑤《醫林纂要》:"生用,吐風痰,寬胸膈,托瘡疹;熱用,下氣消痰,攻堅積,療後重。"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風,散邪發汗。"
⑦《隨息居飲食譜》:"治痰嗽,齁喘,氣鼓,頭風,溺閉,及誤服補劑。"【用法與用量】
煎服,6-10g 生用吐風痰,炒用消食下氣化痰。
【選方】①治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萊菔子一合,研,煎湯,食上服之。(《食醫心鏡》)
②治百日咳:白蘿蔔種子,焙燥,研細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許,一日數回。(《江西中醫藥》(12):1963)
③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發者:蘿蔔子淘淨,蒸熟,曬研,薑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傅滋《醫學集成》清金丸)
④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蔔子。上三味各洗淨,微炒,擊碎,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隨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大過。(《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⑤治一切食積:山查六兩,神曲二兩,半夏,茯苓各三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一兩。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丹溪心法》保和丸)
⑥治氣脹氣臌:萊菔子,研,以水濾汁,浸縮砂一兩,一夜,炒幹,又浸又炒,凡七次,為末。每米飲服一錢。(《朱氏集驗醫方》)
⑦治痢疾有積,後重不通:萊菔子五錢,白芍藥三錢,大黃一錢,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
⑧治風秘氣秘:蘿蔔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莢末二錢服。(《壽域神方》)
⑨治中風口噤:蘿蔔子、牙皂莢各二錢。以水煎服,取吐。(朱震亨)
⑩治風頭痛及偏頭痛:萊菔子半兩,生薑汁半合。上相和研極細,絞取汁,入麝香少許,滴鼻中搐入,偏頭痛隨左右用之。(《普濟方》)
⑾治小兒盤腸氣痛:蘿蔔子炒黃,研末。乳香湯服半錢。(《仁齋直指訪》)
⑿治牙疼:蘿蔔子二七粒,去赤皮,細研。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於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即于左鼻中點之。(《聖惠方》)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該知道了是很多的,平時如果身體出現了什麼不適的症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治病的歷史更久遠,中醫也是很博大精深的,但是現在我們往往會忘記中醫治病的方法,都會選擇西醫,其實中醫的優勢也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