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是一種常見的系統增生疾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的發病的危害很大,而如果得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還不及時的治療的話,甚至還會有癌化的可能,其實在日常的體檢中也是可以發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的問題的,那麼診斷是否得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的方法有哪些呢?

其實臨床上診斷是否得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的方法主要是看其是否有異性凝集試驗,血型是否都正常等等,下面就來一起來簡單的瞭解一下關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的一些常識問題吧。


【概述】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種急性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臨床 上表現為不規則發熱、淋巴結腫大、咽痛、周圍血液單核細胞顯著增多,並出現異常淋巴細胞、嗜異性凝集試驗陽性,血清中可測得抗EB病毒的抗體等。在青年與成年發生的EB病毒原發性☆禁☆感染者,約有半數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非洲兒童的Burkittis淋巴瘤(BL和鼻咽癌僅發生在曾感染過EB病毒的患者,且在BL和鼻咽癌的腫瘤 細胞中均帶有EB病毒的DNA以及病毒決定的核抗原,故認為EB病毒可能是BL和鼻咽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診斷】

散發病例易被忽視,診斷以臨床症狀、典型血象以及陽性嗜異性凝集試驗為主要依據,尤以後二者較為重要,當出現流行時,流行病學資料有重大參考價值。

在開展血清學檢查有困難時,根據血象結合臨床也可作出診斷。臨床表現雖以高熱、咽峽炎、頸淋巴結腫大等比較常見,但並非必有。血清穀丙轉氨酶在病程中大多升高,即使無黃疸者亦然,值得重視。典型血象及嗜異性凝集試驗在病程的第2天即有改變或呈陽性,但顯著變化一般見於第1~2周間,嗜異性凝集試驗甚或在數月後始升達有意義的水準,故必須強調多次重複檢查的重要性,1~2次陰性結果不能否定診斷。

【治療措施】

本病的治療為對症性,疾病大多能自愈。急性期特別是併發肝炎時應臥床休息。抗生素對本病無效,僅在咽部、扁桃體繼發細菌感染時可加選用,一般以採用青黴素G為妥,療程7~10天。若給予氨苄青黴素,約95%患者可出現皮疹,通常在給藥後1周或停藥後發生,可能與本病的免疫異常有關,故氨苄青黴素在本病中不宜使用。有認為甲硝唑及氯林可黴素對本病咽峽炎症可能有助,提示合併厭氧菌感染的可能,但氯林可黴素亦可導致皮疹。腎上腺皮質激素對咽部及喉頭有嚴重病變或水腫者有應用指征,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及時應用尚可避免氣管切開。激素也可應用於有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 、心肌炎、心包炎等。

應隨時警惕脾破裂發生的可能,及時確診,迅速補充血容量,輸血和進行脾切除,常可使患者獲救。

阿昔洛韋(acyclovir)及其衍生物在體外試驗中有拮抗EB病毒的作用,但此類藥物不必常規地應用於一般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惟有伴口腔毛白斑病的愛滋病者以及有充分證據說明是慢性進行性EB病毒感染者可考慮應用此類製劑 。干擾素的療效不明瞭。

以上就是關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的診斷,症狀,危害,治療的一些常識的介紹了,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有所幫助,最後提醒一下日常如果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問題的話,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