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豆腐花怎麼做好吃

文章導讀

很多人有過這樣或者類似的經歷,在寒冷的冬天,當我們手指在顫抖,牙齒在上下打寒戰的時候,這時候如果有一碗熱豆漿或者是熱的豆腐花,那感覺簡直就是雪中送炭,立馬身體就變得暖和起來。當然豆腐花不僅僅只是可以拿來作為冬季的驅寒食品,它還是很美味的,現實中有很多人都喜歡吃豆腐花。

其實說到豆腐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許是不常見的,我們常見的只是豆腐,豆腐也是一個很鮮美的食物,而且還很嫩滑,豆腐花也同樣如此,基本是入口即化。那麼,下面就來說說豆腐花怎麼做才好吃?

豆腐花亦稱豆腐腦,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可分為甜、鹹兩種吃法。一般來說,甜食主要分佈於中國南方(甜豆腐花),後者則為中國北方(鹹豆腐腦)。豆花製作須先將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俟黃豆吸飽水份後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複降溫至90℃。最後步驟稱為“沖豆花”,意即需沖入凝固劑豆漿後再靜置5至15分鐘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於豆漿與凝固劑融合的溫度控制,以及沖豆花的速度與技巧。

豆腐花是一種用黃豆製作的小吃,個別的會用豌豆、蠶豆等豆類製作。 將黃豆用水泡漲,磨碎過濾出豆漿,豆漿如果加入鹽鹵或石膏,就會凝結成非常稀軟的固體。用鹽鹵製成的較硬,常見於中國北方,叫豆腐腦;用石膏製成的較白軟,叫豆腐花,多見於中國南方。

石膏豆腐花

基本材料 熟石膏粉50克,幹黃豆1000克,生菜油25克,醬油200克,豆豉100克,花椒粉1.5克,熟油辣椒150克,味精0.5克,蔥100克。

製作方法

1、幹黃豆用水泡約6小時(中間換2~3次水後,用石磨磨成漿,濾去豆渣,放入鍋內燒開,而後下生菜油,散去泡沫。另用一盆加150克水將石膏粉化開,再將燒列去泡沫的豆漿沖入盆內後用蓋蓋好,約1小時後成團即可。

2、將醬油、花椒粉、豆豉(用刀按成醬)、熟油辣椒、味精、蔥(洗清切細末)在碗內調好,分別放入各小碟內。吃時,將豆花盛入碗中,調料每人1碟,拈豆花蘸碟子裡的調料食用。

本品特點

功用為寬中益氣,清熱消炎,止渴利水。用於熱病煩渴、下胃腸濁氣、中暑、解熱毒等症。

豆腐腦除含蛋白質外,還可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鈣、磷等。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劑,含鈣量會有所增加,對防治軟骨病及牙齒發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功效。

上面介紹的豆腐花的做法是屬於比較常見的一種,也是很多人喜歡吃的,其味道是相當鮮美的。其實在人們平時的生活裡,很多人都很喜歡吃豆腐花,有些人甚至願意起早一點,趕到一些路邊小攤,品嘗一碗豆腐花,心裡也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