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露的副作用
魚露有些地方又叫做魚醬油,在廣東和福建等沿海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魚露是非常出名的調味品,魚露擁有獨特的風味,它的味道不僅含有鮮味而且也有鹹味,魚露的製作過程是採用了魚蝦作為原料,在進過了醃漬,發酵最後熬煉的三道程式後,形成的汁液,魚露的顏色是琥珀色的。
我們知道,魚露雖然採用的原料是一些小魚小蝦,但我們不能忽略魚露的養生功效,其實魚露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飲食中可以多採用魚露作為調味品,因為魚露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和許多的微量元素。
魚露,又稱魚醬油、胰油,膠東稱為魚湯,是一種風味獨特的水產調味品。魚露以低值魚蝦或水產品加工下腳料為原料,利用魚體所含的蛋白酶及其它酶,以及在多種微生物共同參與下,對原料魚中的蛋白質,脂肪等成分進行
發酵分解,釀制而成。其味鹹、極鮮美、營養豐富、含有所有的必須氨基酸和牛磺酸,還含有鈣、碘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魚露的生產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如越南、泰國,我國東部沿海地帶如廣東、福建,日本及菲律賓北部,在歐洲和非洲地區也有分佈。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發展迅速,目前國內產量每年約10萬噸以上.
魚露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魚露,應是指醃制鹹魚時排出的魚汁,這些魚汁的成分除了鹽水,主要是魚類蛋白水解產生的多種氨基酸,既鮮味又營養,漁民覺得倒掉可惜,就留下來充當調味料。潮汕人也將這種魚汁稱為“醢汁”,將醃制的海產品稱為“鹹醢”。如清光緒《揭陽縣正續志》記載說:“塗蝦如水中花……土人以布網濾取之,煮熟色赤,味鮮美,亦可作醢。”這裡“醢”是指用魚(蝦)肉製成的醬料,與上古的字義完全相同。
潮汕是魚露的原產地之一。潮汕人還將魚露稱為“腥湯”,舊時主婦常讓兒童拿碗或舊瓶到市場雜鹹鋪打腥湯,也有小販推車沿街叫賣。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對魚露或魚醬也有不同的叫法,如越南有“紐庫曼”(nuoccham)、泰國有“儂摩拉”(Nam Pla)、馬來西亞有“菩杜”(Budu)和“馬拉盞”(belancan)、福建則有蝦油等。
雖然用於魚露生產的原料是食用價值較低的魚蝦或水產品加工下腳料,但其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覷。魚露中含有18 種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包括8 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作為水產品重要功能成分之一的牛磺酸也是魚露的重要成分;另外,魚露中富含多種有機酸如丙酮酸、富馬酸、琥珀酸等和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Cr、I、Se等。
魚露一般呈紅褐色,澄明有光澤,富含多種氨基酸與呈味性肽含,氮量高,有鮮味和濃厚的美味;還能掩蓋畜肉等的異味,緩減酸味、鹹味;魚露入口留香持久,香氣四溢,具有魚蝦等水產品原材料特有香質,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文我們介紹了魚露,魚露是廣東和福建沿海地區的一種調味品,魚露的顏色是琥珀色的,魚露的味道鮮中帶著咸,上文還介紹了魚露的製作過程,魚露中存在多種亞硝胺類物質,所以常吃有可能引起胃癌,所以我們要總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