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甘草 藥中百搭之王
中醫處方講究“君、臣、佐、使”,各藥相輔相成才有良效。
甘草在其中就經常扮演“佐”的角色,是各種藥物的“調味品”,藥方中常常離不了。甘草的藥性緩和,可以與補藥、瀉藥、寒藥、溫藥、涼藥等各類藥物配合使用,並有調和藥性的作用。
甘草除了可以調和諸藥以外,自身的藥效也不小。甘草有生、炙兩用,能補中益氣、緩急止痛、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炙甘草是用生甘草與蜂蜜、水同炒製成。生甘草微涼,炙甘草微溫。甘草生用,可治咽喉腫痛,癰疽瘡瘍,還可解藥食之毒;炙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痛泄瀉,勞倦發熱,咳嗽氣短。中藥古籍《神農本草經》將甘草列為上品,說甘草有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及解毒之功。
甘草常見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治脾虛食欲不振:甘草5克、砂仁5克、木香5克、陳皮5克、法半夏10克、黨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失眠、煩熱、心悸:甘草3克、石菖蒲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將甘草與山豆根按照1:3的比例,共研細粉,攪拌均勻。每次服0.3—0.6克,每日3—4次。
治嬰幼兒便秘:生甘草2—3克,放入15—20毫升水中泡服,每日1次,一般7—15日可愈。
治輕度燒燙傷:甘草煎蜜外塗。
治手足皸裂:甘草50克切片,浸於75%的酒精100毫升內24小時,濾出浸液,加入甘油和水,混合後搽患處。
當然,甘草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若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血鉀降低、小腹脹滿、食欲差等。此外,甘草與海藻、甘遂、大戟、芫花相反,臨床組方時需要注意,切不可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