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簡單頸部活動 有效預防中風

人體周身佈滿了經絡穴位,頸部是人體經絡的交匯處,手、足、耳、頭面等處佈滿了人體各器官的全息反射區。經常活動、按摩這些經絡及反射區,能舒筋活血,通經達絡,此外,活動這些部位的動作很簡單,但卻有大效用,經常做一做,能預防腦中風之類的大毛病。
1.咬牙切齒 把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松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也互不離開,反復數十次緊緊松松地咬牙切齒,這樣可以使頭部、頸部的血管和肌肉、頭皮及面部都有序地處於一收一舒的動態之中,加速腦血管血流迴圈,使趨於硬化腦血管逐漸恢復彈性,讓大腦組織血液和氧氣供應充足,這可以消除眩暈的發生,使腦中風減緩發作或消失。
2.原來,占人口90%以上的人,都習慣用右手。而這大多數慣用右手者,左半腦常得到鍛煉,右半腦則很少得到鍛煉,致使右半腦血管較脆弱,破裂出血引發腦中風的可能也較大。因此,慣用右手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平時應儘量多多改用左手,以鍛煉右半腦,並由此增強右半腦的血管和功能。與此相反,慣用左手的“左撇子”,若多多改用右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3.搖頭晃腦 專家從油漆工人很少發生中風的事實中分析其原因,認為與油漆工人勞動時,頭部的上下左右的動作特點有關。頭部前後、左右和旋轉的運動,可以增加頭部血管的抗壓力,有利於預防中風。方法是,平坐、放鬆頸部肌肉,然後前後左右搖頭晃腦各做30~50次,幅度適中,速度宜慢,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
4.方法是每天早晚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反復運動,每次做6分鐘。
5.擦頸發熱 中風與頸動脈內膜的膽固醇沉積形成粥樣斑塊有關。人們發現經常擦頸發熱的人中風少。擦頸按摩發熱可以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改善對血管壁的營養,促使已經硬化的頸部血管軟化,恢復彈性,並能改善大腦供血。方法是雙手摩擦發熱後,迅速按摩頸部左右兩側,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度,每天早晚各做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