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過年糖果營養成分分析

過年糖果,花生牛奶糖啊,紅蝦酥啊,黃油球啊,話梅糖啊……最好再來幾個酒心巧克力,看著都覺得特高級。至於這些東西營養成分怎麼樣,一般來說沒人考慮。有甜味,有風味,就夠美好了。

可惜,我已經記不得多久沒吃過巧克力以外的糖果了。為了回答糖果營養的問題,特地跑到超市,去現場體驗一下面對大堆各種糖果的感覺。不想就看到了很多兒時吃過的經典品種,頓時心生親切感。

如果按照營養價值分類,糖果大致可以分成5類:水果糖和軟糖類,奶糖和奶油糖類,果凍類,酥糖和堅果類,以及巧克力類。

水果糖,就是我們傳統吃的水果糖、話梅糖、各種果汁糖之類,軟糖就是高粱飴之類的飴糖和牛皮糖、果汁軟糖之類。各種水果糖、果汁糖等硬糖的糖含量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98%;軟糖的糖含量也能達到85%以上,它的水分略大一些,所以按幹物質來說,仍然是糖佔據90%以上。奶味軟糖(fondant)也是一樣。果汁軟糖之所以有柔軟彈性的質地,是因為它含有果膠或卡拉膠等膠質成分。總體來說,這類糖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很少,脂肪含量極少,熱量幾乎都來自於糖,所以吃它們,在營養上相當於吃白糖。糖果中的紅紅綠綠顏色,幾乎都是來自於色素;它的各種水果風味,幾乎都是來自於香精。

西式奶糖類其實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是牛奶為主的產品。其中含糖分達85%左右,蛋白質含量只有2%,脂肪含量卻達到6%,營養價值低於酥糖和花生糖類。例如,奶油軟糖(fudge)當中糖含量為75%左右,脂肪含量在6%以上,甚至可達10%以上。相比之下,太妃糖(toffee)的脂肪含量更高,可達25%,而糖含量低一些,在70%左右。目前,大部分奶油糖中所添加的都不是真的奶油,而是氫化植物油製成的植物奶油,其中飽和脂肪占一半左右,而且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所以這些糖並不是健康的食物選擇。吃這類糖果,相當於吃植物奶油加白糖。

果凍類糖是卡拉膠、水分、糖三種主要原料製成的凍,因為水分大,必須依靠防腐劑來保存。如果沒有水果塊,它的營養價值比較低,主要是提供口感,在胃中起到一種填充的作用。如果不太甜的話,作為餐前零食,有一定抑制食欲的作用。不過,如果把它給孩子當零食吃,可就適得其反了,會妨礙孩子正餐時攝入足夠的營養成分。

酥糖就不一樣了,它的水分非常少,含有一部分脂肪。酥的口感,是不能離開脂肪而存在的。酥糖一般用花生、芝麻之類做糖心的原料,或者直接做成豆麵酥糖等,所以它的脂肪含量可以達到10%以上,有5%以上的蛋白質,還有一定含量的礦物質和少量B族維生素,其餘75%以上是糖。堅果類糖就是傳統的芝麻片糖、花生片糖、核桃片糖等,它的堅果比例能占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故而與酥糖類似,含有較多的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孩子來說,酥糖和堅果類糖的營養價值高於水果糖類。吃芝麻糖、花生糖等,等於吃1-2份白糖加1份花生的營養。

巧克力類是典型的高脂肪高熱量糖果。它的脂肪含量通常可達40%以上,糖含量在50%以上,並含有4%左右的蛋白質。巧克力室溫下呈現固態,是因為它的脂肪飽和程度比較高。不過,從微量營養素來說,巧克力比較有優勢,因為它含有相當多的鉀、鈣和鎂,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B1和B2。當然,更重要的是,優質巧克力含有相當高的多酚類物質,這使它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

需要提醒人們,巧克力的營養和保健作用,與它的可哥粉或可哥原漿含量有極大關係。如果來自可哥的成分超過70%,糖含量低,苦澀味重,顏色濃黑,那麼它就是一種對心臟健康有利的食物。

如果來自可哥的成分只有20%~30%(目前市售巧克力絕大多數是這一檔),其中糖分高達50%以上,那麼對心臟並沒有什麼好處。如果某種巧克力過於廉價,上面還寫著“代可哥脂”,那麼最好不要購買。因為這樣的巧克力已經有其名無其實,用氫化植物油製造出來的代可哥脂替代了真正的可哥成分,不僅對心臟健康無益,而且相當有害。遺憾的是,作為散糖出售的巧克力,大部分都是這一類。包括一些婚禮喜糖、酒心巧克力等,基本上也是這種假巧克力佔據主流。

所以,總體而言,糖果類不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而是一種用來開心品味的食品。如果要吃糖果,就淺嘗輒止吧。在美麗的情人節,如果選購巧克力給心愛的人,也最好遠離那種假巧克力。倒是我國傳統的芝麻南糖、花生糖片等,還有一些營養價值,不妨讓它們繼續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