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關於牛奶與健康的事事非非

牛奶作為我們最經常飲用的食品之一,有豐富的營養,是營養專家推薦的食品。但是也有研究聲稱,喝牛奶可能引起健康問題,特別是有些不適宜喝人群,或者採用了不正確的方法飲用牛奶,非但沒有攝取到足夠的營養,反而可能損害身體。飲用牛奶究竟是否安全?究竟怎樣喝才最有效果?記者為此走訪了有關專家。

關於牛奶這個日常飲用的食品有太多說法,一般認為,牛奶是最佳的補充鈣質和蛋白質的食品,甚至可以防癌;但也有研究認為,以牛奶為首的乳製品一樣會引起健康問題,甚至可能致癌。

牛奶之益:防癌補鈣

牛奶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所以喝牛奶一直是補鈣和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同時,醫學界早已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常服牛奶有防癌作用。

日本的研究機構發現,常飲牛奶的人群胃癌發病率最低。而美國科學家對2000人跟蹤研究20年後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牛奶的人,其患癌的危險性可減少1/3。另據研究證明,牛奶脂肪中有抗癌物質CLA,而其所含的維生素A、維生素B2等,對胃癌和結腸癌都有預防作用。

牛奶之害:可能致癌?

但就在前段時間,英國科學家出語驚人:牛奶會讓女性罹患乳腺癌、男性遭遇前列腺癌的機會大大增高。

雖然科學家們指出,這個研究有很大的片面性,不足以取信。不過從臨床上來看,如果環境出現污染,或餵養時使用激素,那麼牛奶也可能受到污染;同時,牛奶的動物脂肪含五成飽和脂肪酸,如果這種脂肪攝入過度,對健康也有損害。

專家意見:適當飲用

對於這兩種意見,專家表示,由於我國現階段乳製品的消費量還很低,所以如果不是對牛奶過敏,還是提倡多喝。但也不必像西方人那樣把牛奶當水喝。

對於兒童,專家建議城市兒童少年乳製品的消費,應在目前基礎上每天再增加250克牛奶或優酪乳的攝入,達到400-500克,這樣才能滿足他們骨骼發育的需要。而對於成人,美國國民飲食新指南建議是,每天3杯牛奶。

友情提示1:這些人不適宜喝牛奶

牛奶是病人首選的營養食物,也是廣大群眾最喜愛的食品之一。不過,也有些人不適合飲用牛奶。

乳糖不耐受者:在我國,許多人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況,結果導致在飲奶後易腹鳴、氣多、腹瀉,嚴重的可能出現腹瀉多次、腹痛或頭暈等情況。這是因為人體缺乏乳糖酶,無法分解乳糖,結果引起牛奶的營養無法被吸收,身體反而不適應。對於這類人解決方法很簡單,視情況少量多次飲用牛奶,或者改喝除乳糖牛奶、奶粉和發酵優酪乳、豆奶等代替品。

胃腸道手術病人:飲用牛奶容易產氣、脹氣,對於胃腸道手術後的病人來說,胃腸功能受影響,腸蠕動減弱,腸道脹氣本就不容易排出,飲用牛奶等於“雪上加霜”,所以不宜飲用。相反,應吃蘿蔔湯、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

肝硬化出現肝昏迷的病人:牛奶含較多蛋白質,分解後會提高血氨濃度。而此時病人的肝臟已經受損失去了將氨轉化分解的功能。如果此時再給病人喝牛奶,可加速或加重肝昏迷。

急性腎炎病人:蛋白質攝入會加重腎臟負擔,因此這類病人應在飲食中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也不適宜飲用牛奶。

友情提示2:這些組合不適合牛奶

牛奶+米湯有些年輕的媽媽喜歡在牛奶中添加米湯來餵養嬰兒,卻不知道米湯中的澱粉,會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會導致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在餵養嬰幼兒時,應該把乳製品和米湯分開。同樣,在牛奶中加一些稀飯喂孩子,也是不對的。

牛奶+咖啡如果把牛奶和咖啡摻在一起長期飲用,會產生一種不太穩定且難以消化的乳狀液,會對肝造成損害。如果你一定要用牛奶加咖啡,請最好用脫脂牛奶。

牛奶+水果/果汁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水果、果汁這些含弱酸性的食品,會形成凝膠物質,很不容易消化,所以應該將飲用果汁的時間與喂牛奶的時間隔開,一般一個小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