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什麼是大花馬齒莧

大花馬齒莧

太陽花是大花馬齒莧的俗稱,又名洋馬齒莧,松葉牡丹,金絲杜鵑,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草本,莖高12~15釐米,匍匐地面,分枝多,稍帶紫色或綠色,光滑。太陽花性不耐寒,喜光,耐貧瘠,喜乾燥沙土。繁殖採用播種法,4、5月間進行。太陽花是一種很好的鋪地草花,是掛盆養花的理想品種。全草入藥,有消腫解毒之效。

形態特徵

1年生或多年生肉質草本(市面常見植株為多年生,種子繁殖多為一年生),株高15~20cm。莖細而圓,莖葉肉質,平臥或斜生,節上有叢毛。葉散生或略集生,圓柱形,長1~2.5cm。花頂生,直徑2.5~5.5cm,基部有葉狀苞片,花瓣顏色鮮豔,有白、黃、紅、紫等色。蒴果成熟時蓋裂,種子小巧玲瓏,銀灰色。 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繁殖培育

太陽花種子非常細小,每克約8400粒,經常採用育苗盤播種,極輕微地覆些細粒蛭石,或僅在播種後略壓實,以保證足夠的濕潤。發芽溫度21~24℃,約7~10天出苗,幼苗極其細弱,因此如保持較高的溫度,小苗生長很快,便能形成較為粗壯、肉質的枝葉。這時小苗可以直接上盆,採用10釐米左右直徑的盆,每盆種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極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適應,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最相宜。能自播繁衍。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 用播種或扡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種。當氣溫20℃以上時種子萌發,播後10天左右發芽。覆土宜薄,不蓋土亦能生長。幼苗分栽,株行距5×6釐米。需施液肥數次。在15℃以上條件下約20餘天即可開花。扡插繁殖常用於重瓣品種,在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莖也可利用,插活後即出現花蕾。移栽植株無需帶土,生長期不必經常澆水。果實成熟即開裂,種子易散落,需及時採收。

馬齒莧的食療功效作用

1.利水消腫

降低血壓馬齒莧含有大量的鉀鹽,有良好的利水消腫作用;鉀離子還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擴張,阻止動脈管壁增厚,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2.消除塵毒

防治潰瘍馬齒莧能消除塵毒,防止吞噬細胞變性和壞死,還可以防止淋巴管發炎和阻止纖維性變化,杜絕矽結節形成,對白癜風也有一定的療效;馬齒覺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能促進潰瘍病的癒合。

3.殺菌消炎

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用於各種炎症的輔助治療,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