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轉基因大米的特點

轉基因大米的特點一

轉基因大米是通過人為改變大米的基因使其擁有更好的性狀的一種稻子結出來的大米。一般如果不加以標記的話,是很難區別的。 它可能是更具有抗澇、抗旱、抗蟲害等性質,這些對人體應該說是無害的,也可能是增加了大米里的蛋白質含量等,這些對人則是有益的。 轉基因玉米會殺死雄性的精子,導致不育。這一點國外一家研究公司已經證實。但是轉基因的研究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卻明確規定轉基因食物不准進入人類的糧食市場,也就是說,在美國,轉基因食物是不被政府允許作為食物的。

轉基因大米的特點二

政府應該特別慎重批准轉基因植物商業化。科學家不能完全預知對生物進行轉基因改造有可能導致何種突變,而對環境和人造成危害。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後才顯現。”水稻專家袁隆平說。據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透露,轉委會裡三分之二是轉基因科學家。“裡面的很多人是正在申請專利或申請通過者,環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員非常少,這其中包含的利益是更讓人擔心的問題。”

轉基因大米的特點三

對於這個事件,我也感到很嚴重,甚至可以說是十分擔憂。由於上次,亨氏米粉轉基因事件,我對BT蛋白轉基因有了一些興趣,並進行了文獻研究(結果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線上》這個網路平臺上)。我簡要說一下:

1、BT蛋白對於昆蟲細胞的毒性可能並不特異。實驗證明,BT蛋白不僅可以溶解昆蟲動物的腸道細胞,而且可以溶解非昆蟲細胞來源的磷脂雙分子層,並且可以與哺乳動物的腸粘膜細胞發生結合。因此,在高濃度的時候,可能會對哺乳動物造成毒性。

2、BT蛋白在人體中能夠蓄積,其長期毒性不能低估。雖然,BT蛋白對於小鼠的LD50為20g/KG,但其蓄積係數大於6.24,長期攝入可造成肝、腎細胞空泡化,腎血管上皮細胞變性,等肝腎功能損害。

3、BT蛋白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大量攝入BT蛋白,可以造成機體紅細胞減少和造血抑制,同時導致白細胞數量減少。動物實驗還表明,攝入BT蛋白的小鼠,其脾臟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出現明顯的萎縮,T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下降。

4、BT蛋白具有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潛在危險。動物實驗證實,BT蛋白能激發機體產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出現抗BT蛋白的抗體。這些抗體可能識別那些積蓄於自體細胞(如腎小球細胞)表面的BT蛋白,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貧血和腎臟炎症。同時,在體內存在的BT蛋白還可以與這些抗體形成迴圈的抗原-抗體複合物,導致腎炎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

5、BT蛋白可以引起超敏反應。研究證明,BT蛋白可以引起機體產生IgE型的特異性抗體,從而引發I型超敏反應,導致蕁麻疹和哮喘發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