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豬肚包雞的做法

菜品簡介

豬肚煲雞,又名豬肚包雞火鍋、鳳凰投胎。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顧名思義,豬肚包雞火鍋就是用生豬肚把生雞包住,用水草(或用牙籤)紮好二頭後放到特配的湯料中煲熟,食前再將豬肚刮開,取出熟雞一起砍件後,放回原煲湯料中滾熱再食,這一食法是使生滾食法的火鍋多了一種老火食法,節約時間的同時又可品嘗到香濃撲鼻,美味可口的雞肉,不用擔心火候難以控制而雞肉過火變韌。

其食法也很講究:首先飲原汁原味的豬肚包雞湯;接著將豬肚包雞斬件後放入湯中繼續煲5~10分鐘,吃豬肚和雞肉,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然後放入菜幹、香

菇等幹類雜菜,吸收肉味,湯味變得清甜;最後加入肉丸、鮮雞什、竹腸等肉類,湯水越加濃郁美味。

營養功效

首先介紹的是胡椒,因為豬肚雞火鍋裡最重要的配料就是胡椒。據《本草綱目》記載,胡椒有溫中下氣、和胃、止嘔功效。用上等胡椒煲豬肚,加上上等靚扇雞,精製成美味濃湯食用。胡椒豬肚雞火鍋主要針對中氣不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虛寒、胃痛、酒毒傷胃等,具有行氣、健脾、暖胃、養胃、散寒、止胃痛和排毒的功效。

歷史傳說

相傳在清朝,宜妃剛生完太子,因為宜妃有胃病,產後身體虛弱,乾隆吩咐禦膳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是她吃什麼都沒有胃口,鳳體日漸消瘦。宮裡的太醫想盡辦法做種種名貴補品給宜妃吃,還是無濟於事。乾隆召集太醫和禦膳房,把旨意傳下去,無論用何辦法,都要醫治宜妃的病。禦膳房想到“藥補不如食補”的方法,於是把民間傳統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里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吃後果然胃口大開,經過一段時間飲食調理,宜妃的胃病已痊癒而且膚色也紅潤有光澤,美豔動人。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在的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製作方法

1、一個整豬肚,用麵粉抓洗乾淨,再點些醋,鹽,酒浸洗,也可以用洗米水來洗豬肚,這樣清洗就可以去掉異味了。

2、糯米半斤,浸泡幾小時後控幹,放入少許醬油鹽雞精蔥薑碎拌好。

3、雞洗淨後用鹽酒奄一會,然後在雞肚裡塞上泡好的香菇、薑蔥,糯米少許。

4、現在可以開始了,在洗好的豬肚裡塞進處理好的雞,豬肚與雞的空隙裡再塞些糯米,然後把豬肚的開口處用線紮緊封口,把這些東西放入高壓鍋,加鹽少許,加蔥結,薑塊,胡椒,黨參,玉竹,黃酒等,再加入水,壓4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