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長城幹紅葡萄酒

長城幹紅葡萄酒簡介

長城葡萄酒由中糧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長城葡萄酒是全球500強企業中糧集團旗下的馳名品牌,被譽為中國葡萄酒第一品牌,同時是國宴用酒,連續多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

2004年,“長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長城葡萄酒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正式葡萄酒產品。同年,以125.87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06中國品牌500強”行業榜首。2009年,長城葡萄酒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葡萄酒。 中糧酒業旗下長城葡萄酒是中國最早按照國際標準釀造的葡萄酒,並擁有“中國出口名牌”稱號,是國家免檢產品。長城葡萄酒在中國最好的葡萄產區河北沙城、河北昌黎和山東蓬萊擁有三大生產基地,其旗下著名產品長城桑幹酒莊系列、華夏葡園小產區系列、星級幹紅系列、海岸葡萄酒系列等產品多次在巴黎、布魯塞爾、倫敦等多個國際專業評酒會上捧得最高獎項,遠銷法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獨具個性的風格和品味帶給消費者豐富多彩的葡萄酒體驗。長城葡萄酒亦是唯一榮登全球權威商業調查機構美國蓋洛普“21世紀奢華品牌榜之頂級品牌榜”的中國葡萄酒。近年來憑藉著絕佳的品質和獨特的風味讓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愛酒人士陶然迷醉——不僅是APEC財長會議晚宴專用酒、亞洲博鼇論壇唯一指定用酒、人民大會堂國宴用酒,還屢次因其卓越品質被用作“國家級禮物”贈予國際政要、商業鉅子和學界巨擘。

長城幹紅葡萄酒三大產區——昌黎

建立及發展

始建於1988年的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國第一個葡萄酒原產地域保護區——河北昌黎,是中國葡萄酒業新品發佈會家走高科技釀酒路線,專業生產幹紅葡萄酒的出口型企業。新中國第一瓶達到國際標準的長城幹紅葡萄酒便誕生在這裡。

華夏的經營之路,開闢了中國幹紅葡萄酒全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嶄新歷程。以科技為支撐,以品質為命脈,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保證。華夏首家引進國際釀酒葡萄名種,成功探索出“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種化、良種區域化”的科學種植模式,把天賜的產地與最佳適應性品種完美結合,率先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種植管理最標準的釀酒葡萄基地“華夏葡園”,改變了中國葡萄酒業先建廠後補葡萄園的病態發展模式,這種鮮明的示範作用,使華夏躋身於“農業產業化十強龍頭企業”。

在華夏葡園萬畝優質葡萄轉化為“長城”系列優質葡萄酒的過程中,華夏先後從德、法、意、美引進國際先進釀酒設備,連續五期投鉅資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山體地下陳釀酒窖,超一流的裝備,為釀造各具風格的長城葡萄酒提供了多種工藝選擇。

人才實力

華夏堅持人才領先,精簡高效的運營機制,擁有國際國內評酒師4人,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全員的76%,文化及專業素質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在自主研發產品的基礎上,華夏率先走出一條產、學、研一體化釀酒之路,創建了中國唯一一家最尖端的釀酒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葡萄酒科技發展中心”。

華夏葡萄酒有限公司——亞洲大酒窖的入口多年來,先後與江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大學聯合完成了眾多國家級重大釀酒科研項目,第一時間把國際領先科研成果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長城美酒佳釀,華夏由此跨入了“科技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

科學的釀酒理念和現代化管理模式,使華夏釀制的長城葡萄酒始終佔據著中國葡萄酒品質的高峰,多次在國際專業評酒會上奪金摘銀。

獲獎情況

1989年,在法國“第29屆國際葡萄酒評酒會”上,獲得特別獎,香港《大公報》當時以《中國幹紅首次在國際上獲獎》為題向全球作了報導。

2004年,在第五屆中國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及烈酒評酒會上,華夏葡萄園A區幹紅葡萄酒榮獲唯一“特別金獎”,被國際評酒大師一致公認為“最佳中國紅葡萄酒”。

1989年以來,華夏生產的長城系列葡萄酒連續出口到歐美等眾多國家和地區,被評為“中國出口名牌”和“中國名牌”,企業的銷售收入和人均利稅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目前,華夏莊園已被列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景點”,成為傳播葡萄酒文化的聖地。

天賜的黃金產地,雄厚的科研基礎,旺盛的產品創新能力,無可爭議的完美品質以及暢銷多年的強勢市場佔有率,使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為民族葡萄酒業走向復興的一面旗幟。

長城幹紅葡萄酒三大產區——沙城

建立及發展

創建於1983年的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地處河北省沙城。河北沙城懷涿盆地位於北緯40°4′- 40°35′,東經115°16′- 115°58′之間,正處於世界種植葡萄北緯40°的“黃金地帶”,與法國波爾多同處一個緯度線上, 是我國最理想的葡萄酒原料基地之一。

產區特點

這裡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十分有利於葡萄的生長;其獨有的砂質土壤也利於葡萄養分儲存;乾燥的氣候以及季風使得葡萄的病蟲害少、不易感染雜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河北沙城成為我國釀造葡萄酒的最佳產區。

公司擁有優質原料基地15萬畝,其產品曾先後榮獲80多個國際、國家金銀獎,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指定為“綠色食品”,在葡萄酒行業率先通過ISO9002品質體系認證和產品品質認證,首批通過國家免檢。

公司1979年獨立開發研製了第一瓶幹型葡萄酒,開創了中國幹酒的先河,1986年獨立完成了“香檳法起泡葡萄酒生產技術開發”項目。1997年V.S.O.P白蘭地研製成功,其技術在國內同行業中處領先水準。公司產品銷售遍佈全國,並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內外消費者喜愛,被譽為“典型的東方美酒”。

公司於1992年最先引進國際上一流的前處理設備、速凍設備、膜過濾及酒泥處理設備;95、96年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化無菌生產線;法國全自動的2500升的壺式蒸餾器;為確保酒質一致、風味統一,自行設計製造550噸不銹鋼薄板調酒罐,容量之大,罐壁之薄樹國內首創,在亞洲堪稱第一;自行設計製造的紅酒發酵罐的創新性、合理性成為同行業效仿的對象;從法、德、美等國家進口的優質橡木桶;在國內首家採用AOS120型國際最先進的全自動製冷系統,長城公司已形成5萬噸年綜合生產能力,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

除此之外,長城莊園始建於1979年,位於著名葡萄產區-沙城產區的中心產地,是集基地建設、葡萄栽培、科學研究、產品開發、規模生產於一體的葡萄酒莊園。依山靠水、地處桑洋兩河交匯處形成的獨特小氣候,加上上天賜予的絕佳土壤,形成了國內最早、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莊園。同時也是中國長城最高檔酒的研發、生產基地。75公頃的葡萄種植園,栽培著十幾種樹齡已達25年的國際名種釀酒葡萄,旨在研發、生產中國真正的高檔酒莊酒,塑造中國高端葡萄酒形象。

公司實力

公司擁有國際評酒師1名、國家評酒師4名,各類專業技術骨幹人員150多名。公司制定了完善的市場行銷策略,應用多種行銷手段有主有次進行搭配、優化組合、綜合運用,以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目前已在全國設立了東北、華北、華東、上海、京津、兩湖、華南、西南、西北等9行銷大區,成功完成全國性經營網路的搭建。行銷網路遍佈全國,並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全國出口量的40%。

長城幹紅葡萄酒三大產區——煙臺

建立及發展

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坐落于風景秀麗、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煙臺蓬萊(煙臺是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IV)在中國唯一命名的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城)。

目前廠區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擁有義大利引進的專業生產設備90台套,每小時灌裝能力為8000瓶,儲酒能力25000噸,年可加工葡萄20000噸,可年產幹紅、幹白葡萄酒20000噸。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廠區二期工程擴建已經開始進行,二期工程建成後年生產能力將達到50000噸。

公司積極開拓市場,實行在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礎上的區域總行銷模式,已建成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市場網路,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生產的長城系列葡萄酒實現了年度產銷量倍增式增長,繼2002年成功進入全國同行業前5強,2003年綜合業績進入全國同行業前4名。

為發揮煙臺產區優勢,保障優質釀酒葡萄的生產供應,從建廠伊始,公司就按照國際標準種植模式建設自有葡萄莊園,已建成“一體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的自有葡萄基地6000畝,緊密型合作基地11000畝,引進赤霞珠、梅鹿輒、霞多麗等國際優良釀酒葡萄品種,實施無公害生產管理,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命名為國家級綠色食品新技術示範基地,實現了葡萄酒產業與農業產業的同步發展。

獲得榮譽

2001年公司被山東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先進龍頭企業,2002年被國家九部委授予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先後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管制和品質保證體系認證、中國綠色食品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並被國家質檢總局評定為品質免檢產品。

按照中糧集團在食品行業的發展戰略要求,依託已經擁有的自有葡萄莊園和蓬萊發達的旅遊資源優勢,公司南王山谷葡萄酒莊項目於2004年正式啟動。專案包括優質葡萄(示範)生產區、酒莊酒生產、地下酒窖、會所、葡萄酒文化觀光旅遊、釀酒葡萄苗木培育等。項目建成後,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將成為集苗木研發、葡萄種植、葡萄酒產銷、葡萄莊園旅遊、葡萄酒文化推廣為一體的富有獨特文化特性的葡萄酒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