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警惕!極品青茶鐵觀音的3大誤區

【走出鐵觀音認識誤區】

誤區一:鐵觀音源自松岩魏蔭所創

“鐵觀音“這個惟妙惟肖的芳名,是何時何地和在什麼情況下,誰給她定名?以往,曾有人認為:鐵觀音源自松岩魏蔭所創。此說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魏蔭發現,加以培育研究,其時名為“魏蔭種”。國家首屈的茶葉研究專家、中華全國供銷社杭州茶葉研究所所長駱少君女士認為,產于安溪西坪松岩村的魏蔭鐵觀音茶是傳統的鐵觀音茶,松岩地域是鐵觀音最早的產地。福建省人大常委會農委副主任、省茶葉協會會長、高級農藝師馮庭儉先生認為,《安溪縣誌》早有記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松岩村。在福建省茶葉部門工作了一輩子的福建省農業廳經作處老專家李冬水,五十年代曾在西坪任區長,經調查也證實鐵觀音是魏蔭首種。年逾八十的陳伴水先生也說:解放前後的教科書,也只說安溪鐵觀音茶為安溪西坪松岩魏蔭所發現。

其二:王氏成名。時堯陽人王仕讓任朝庭副貢奉召進京,謁禮部侍郎方望溪,以魏蔭種為禮品饋贈方,而方轉進乾隆皇帝,乾帝飲之覺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鐵,美如觀音,遂賜其名曰:鐵觀音。然近數十年來,在安溪西坪鎮松岩與堯陽兩村兩族產生了兩說的激烈爭論,一為魏論,即魏蔭夢觀音托夢發現乃及成名;一為王說,乃王仕讓發現以及進貢成名。兩說爭論不已,然追根溯源,《安溪縣誌》所載,安溪人流傳;專家證實,松岩村魏蔭發現是真,王仕讓轉進、乾隆賜名也是史實,故兩者功不可沒,若無魏蔭無以得其佳品,若無王仕讓無以獲其御賜美名,所以兩者俱是創始人,無可厚非。

誤區二:鐵觀音越香越好

初入門者在購買鐵觀音時往往被一些茶商銷售員灌輸一些錯誤的概念,其中銷售員多以香型迷惑消費者,讓消費者以為香味高的就是好鐵觀音。鐵觀音確實要講究香,但並非越香越好。香氣好的鐵觀音多是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那裡雲霧多,日光漫射,紫外線強,茶葉部積累較多芳香物質,茶葉厚柔軟,嫩性強。這些地方的鐵觀音一般能製作出優質的茶香,價錢也較貴。此外,好的茶香與其品種有關。目前市面上較流行的品種是安溪鐵觀音,但安溪鐵觀音也不全部都是好的。安溪鐵觀音基本可分為正樅鐵觀音、正宗鐵觀音、鐵觀音。這三種鐵觀音的茶香和價格相差很大。

正樅鐵觀音,以安溪原始“紅芽歪尾桃”品種為原料,其香型有黃桂香、芝蘭香等幽香,茶價每500克在1000元以上。正宗鐵觀音,是以安溪區域內由原“紅芽歪尾桃”變異出來,以紅心、紅英等品種茶樹為原料,其香型有乳花香、蜜蘭香、青芳香、熟韻香等,茶價每500克為100元以上。鐵觀音是以鐵觀音茶的特定制法制成,但原料不一定純正,鮮葉不一定來自安溪區域內的鐵觀音茶種,如白樣、白心、薄葉、竹葉等,其香型有花果香、千里香等,茶價每500克在30元以上。從整體表現來說,以鐵觀音茶等品種茶樹為原材,用鐵觀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鐵觀音茶具有濃郁的蘭花香,滋味有特殊的甘露味,即俗稱的“觀音韻”。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並非茉莉、玉蘭的鮮花窯制而成,而是由鐵觀音的茶樹品種、氣候、季節及獨特工藝引發出來的天然香味。

誤區三:只認鐵觀音,不看產區

認識了香味,還須對鐵觀音產區有所認識。鐵觀音茶與產地關係密切,不同產地生產出的鐵觀音,品質有差異。同一個鐵觀音品種,在幾公里範圍內,就有不一樣的表現。消費者不可能實地去察看各產區的土壤和氣候,但通過品茶實踐可辨別出哪個產區的茶較好。安溪鐵觀音茶的發展目前遍佈安溪區域東西南北,且延伸到安溪縣外或廣東甚至臺灣等地。因此買鐵觀音不能光看“鐵觀音”,也要講產地。此外,由於日照長,溫差大,安溪東北產區的鐵觀音也有較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