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板栗補腎養胃 但不宜多吃

時下正值板栗上市的季節,很多人都會買一些栗子吃,你知道板栗吃了有什麼好處嗎?板栗的營養價值高,孫思邈認為板栗是“腎之果”。中國吃網帶你看看板栗吃了有什麼好處。

栗子,又名板栗,有“乾果之王”的美稱,在國外被譽為“人參果”。秋季,大量栗子上市,它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做成糕點、菜肴。很多人喜歡在這秋風習習的季節裡,上街買一包熱乎乎的糖炒栗子吃。

專家指出,每100克的板栗就含蛋白質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澱粉25克。生板栗維生素的含量可高達40~60毫克,熟板栗維生素的含量約25毫克。板栗另合有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及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等多種成分。板栗營養價值高,那麼板栗吃了有什麼好處?下面小編帶你看看。

板栗吃了有什麼好處?

板栗主要功效為養胃健脾、補腎強筋,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可以治療反胃、吐血、腰腳軟弱、便血等症,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唐朝孫思邈認為板栗是“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板栗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板栗含有核黃素,常吃板栗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板栗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板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板栗中不僅含有大量澱粉,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熱量也很高,板栗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

板栗的營養成分豐富,但不論是生板栗還是熟板栗,它們含的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都不高,其主要成分是糖類(即碳水化合物)。板栗產生的能量較高,只是因鮮生板栗含的水分較多而致各種營養成分比干板栗和熟板栗相對少一些而已。由於板栗所含的糖類不低,因此,在吃板栗進補的時候,要避免吃得太多,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影響血糖的穩定。

板栗吃多了好嗎?

板栗為粗纖維食品,含有高蛋白、高糖類,可刺激胃酸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營養保健價值高。板栗熟食過多容易引起脹氣,含糖分也高,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和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1顆熟栗子重約10克,可食部分約重8克,熱量為17千卡,10顆去殼栗子的熱量是170千卡左右。而100克米飯的熱量是116千卡,1小碗米飯重約150克,熱量為174千卡。不難看出,吃10個栗子,就相當於吃了1小碗米飯。再加上糖炒栗子時,滲入少量糖分和油脂,其熱量會更高。因此大家在吃時須控制量,每天最好別超過10顆。

特別是有兩類人要少吃,一是胃潰瘍患者,二是消化不良的病人。

胃潰瘍患者食用板栗後,會產生過多胃酸,加重胃部負擔,嚴重者胃出血。另外,正常成人過量食用板栗會形成胃腸道脹氣,嚴重時會導致便秘。專家建議,板栗每天只需少量食用就能達到滋補效果。胃潰瘍和消化不良的患者,一次吃板栗不要超過七顆,而普通人則不要超過十顆。

吃過多板栗會增加胃腸負擔,最好不要當飯吃。怎麼吃健康呢?如將栗子作為間歇零食,可在正式用餐時,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或通過增加運動的方式消耗掉這部分熱量。不妨把板栗當成配菜,與雞肉等搭配食用,分擔營養。

孕婦能夠吃栗子嗎?板栗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對孕婦大有益處。板栗可健脾補腎、提高免疫力、促進胎兒發育,還能幫助孕婦消除水腫、緩和情緒。此外,生食板栗還有治腿腳麻木、舒筋活血之功效。

板栗可以做粥,可以生吃或煮熟吃,炒熟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是一道非常不錯的美食,因此,孕婦是能吃板栗的,但是吃任何東西都要適量,吃板栗不能多吃,否則會不易消化。

吃板栗的注意事項

1、栗子不能與牛肉一起吃,否則會引起嘔吐,尤其是對準媽媽來說,更應小心注意。栗子“生極難化,熟易滯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或患有風濕病者不宜食用。

2、一次不能進食過多,否則會引起腹脹。栗子既養人、又好吃,但准媽媽每一次不可進食過多,患有糖尿病的准媽媽不要吃的太多,以免影響血糖的穩定,每次10個(約50克)。因為生吃過多,會難以消化。

3、新鮮栗子容易變質黴爛,變質、發黴的栗子不要吃,會引起中毒。挑選栗子的時候,要挑選表面光滑、飽滿、無蟲眼、無機械傷的栗子。在保存栗子的時候,要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注意防止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