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溫泉養生 夏季養生新時尚

夏季天氣炎熱,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低,是最需要休閒的季節,所以歐美發達國家許多公司將帶薪年假安排在夏季。

一般旅遊者可能認為夏季泡溫泉太熱,其實大多數溫泉度假村都在風景優美、植被良好的地方,夏夜涼風習習,氣溫舒適,非常適宜露天泡溫泉。

泡溫泉也能健康消暑

正如夏天用溫水沖涼比用涼水更能帶走體內的熱量,使人感覺涼爽一樣,夏季夜泡溫泉,出一出汗,而後在清風中散盡全身的暑氣,比吹空調、喝冷飲更能消暑氣,也更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夏夜泡溫泉是一種“順四時,適寒暑”的健康消暑休閒方式。

夏季泡溫泉好處多多

夏天泡溫泉也是很好的排毒方法。因為夏天泡溫泉更容易出汗,體內的毒素通過毛孔隨著汗液排出體外,有助於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

這種自然的排毒方法,只有泡溫泉才能做到,而夏天的排毒效果比其他任何季節都要好。

溫泉水裡氡氣、偏矽酸、硫化物、氟、鍶、鋰等含量恰到好處,在洗溫泉過程中,這些物質經吸收後部分滲透到體內,進而使血管擴張,改變皮膚的酸堿值。在這個夏天,改善皮膚、養顏美容不再只是一個夢。

中醫溫泉養生的科學依據

溫泉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依靠地熱水的溫度,二是溫泉流動時產生的機械衝擊作用,三是溫泉中所含的礦物質成分。汩汩流動的泉水柱本身就對人體有按摩作用,在一些專門修建的“按摩池”中,泉水集束瀉下,利用落差產生的衝擊力,“按摩”人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的肌肉,對平常久坐電腦前的肩背僵硬、腰酸腿疼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贏得許多上班族的讚歎。

有健康專家認為,泡溫泉還對現在腦力勞動者的“亞健康”狀態(即慢性疲勞綜合症)有較為明顯的療效,並將泡溫泉與勞逸結合、進行有氧運動並列為消除、預防“亞健康”狀態的三大良好生活習慣。有資料顯示,泡溫泉不僅能夠鬆弛神經、緩解壓力,還有排除毒素、增強體質等“實質性”的功用。

溫泉的養生作用雖然得到大家公認,但由於其泉口出水溫度相差較大,礦化度不同,泉水內含有的各種化學離子、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數量也有很大差異,因此,不同溫泉的養生作用也不同。現在溫泉研究界已經在推廣一種更新的溫泉養生方式,開始向“差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即由專業醫師對泡溫泉者進行健康檢查,然後為其制定適宜的溫泉養生方案,這種服務,應該是熱愛養生者的福音。

中醫溫泉養生概述

中醫養生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溫泉養生,更是中國文化所特有。古代中華溫泉養生文化的精髓則是帝王養生。秦始皇為治療瘡傷而建“驪山湯”,由此開中國溫泉養生之先河。漢朝皇帝喜歡將西域進貢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溫泉池中,以沐香湯。隋唐皇家大興土木,擴建華清池,還設有溫泉監一職,專門負責皇家沐湯事務。

唐皇于溫泉養生十分講究,溫泉養生的器物用品大多採用玉器、桃木等辟邪之物,唐皇沐浴前後的飲食都由隨行太醫特別調備,並有詳細記錄在案,甚至連入浴的時間都有要求。中國歷史上,溫泉較大規模的利用,起源于秦漢而盛于唐。其中北魏元茛在《溫泉頌》碑文讚頌道:溫泉“乃自然之經方,天地之元醫,出於河渭之南,泄於驪山之下,淵華玉澈,心清萬仞,於是左湯谷,右蒙記,南九江,北瀚海,千城萬國之民,懷疾沉屙之客,莫不宿糧而來賓,療苦於斯水”。而同一時期的北魏《水經注》所記載的溫泉共有31個,其中12個可以療養。

《水經注》中載有溫泉31個,按溫度的不同從低溫到高溫分5個等級,依次為“暖”、“熱”、“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和“炎熱奇毒”。如“炎熱特甚”的溫泉,可以將雞、豬等動物的毛去掉;“炎熱倍甚”能使人的足部燙爛;“炎熱奇毒”泉水可以將稻米煮熟。書中還對各個溫泉的特點、礦物質、生物等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如有的溫泉有硫磺氣,有的有鹽氣,有的有魚等。

《水經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後,身中百病癒”,真實的記載了溫泉的保健養生作用。到唐太宗時,御駕東征經過遼寧鞍山湯崗子溫泉,唐太宗親率士兵泡溫泉,展開“浴戰活動”,以練兵和歡娛身心。唐太宗晚年因為“憂勞積慮,風疾屢嬰”他寫了一篇《湯泉賦》表達自己“每濯患於斯源,不移時而獲損”以溫泉治風疾的願望。唐貞觀十八年(644年),他命閻立德在驪山營建宮殿,名為“湯泉宮”。

中華民族勤勞、聰明、富於創造性,善於利用溫泉,並且達到很高的水準。“春日洗浴、升陽固脫。夏日浴泉,暑溫可祛。秋日泡泉,肺潤腸蠕。冬日洗池,丹田溫灼。”屈原《離騷》有雲“浴蘭湯兮沐芳”,泡在加料溫泉中,處於四圍花木繁蔭、泉石流泉、明月松間的天人合一之境,療疾養生、其樂陶陶,這正如古人泡浸菊花、人參湯恢復元氣後寫的一首詩,“崆峒山下秘陽春,瀉作溫泉向廣堂。解起沉屙參菊水,頓除汙惡陋蘭湯。源抽坤髓元元渾,氣奪炎精本自香。萬似華清浴妃子,一身膏澤萬民瘡。”中華湯的創造,為人們延年益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