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功效
大家對於艾草,並不陌生吧?一提到它,想必大家都會想到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吧。端午節一到,大家常常會將艾草掛到門口,用來辟邪,這也算是一種習俗吧,想來國人認為艾草對於魔怪,就相當於西方人認為大蒜對於吸血鬼吧。當然,艾草的功效當然遠遠不止這些啦。
艾草可真所謂是全身都是寶啊。艾草的藥用價值,可謂是數不勝數啊。古往今來,相信艾草都是醫生的完美中藥選擇吧。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接下來,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艾草的功效。
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桉葉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 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產生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中醫針灸裡面的灸法,把艾葉加工成的“艾絨”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對艾草已經有了不少瞭解了吧。艾草不僅在醫學上又作用,我們還可以做成艾草青團,艾草清明果,艾葉炒飯,艾草煮雞蛋之類的,甚至還可以做成艾草餃子,簡單方便,又不失營養健康。艾草可真是個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