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順應季節養生 秋季養生主養收

秋天,是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並以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秋天養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對人的傷害,這樣才能養護好體內的陰氣。

“秋風秋雨愁煞人”,在秋天裡,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地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並不使神志外馳,以保肺之清肅之氣,這就是順應秋季季節特點,在精神上養收的方法。

在飲食調養方面,首先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比如吃些銀耳,甘蔗,犁,芝麻、燕窩、菠菜,藕等食物。第二,秋季飲食要“少辛增酸”。所謂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蘋果、葡萄、山楂、柚子,檸檬。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收養的季節,運動也應遵循這一規律。運動量不宜太大,不宜劇烈。秋天氣候多變,天氣漸冷,此時可逐步進行一些耐寒鍛煉。那些冬天下水游泳的人,為什麼那麼經凍呢?他們不就是從秋天開始天天鍛煉受凍,逐漸增強體質,適應氣候變化的嗎?所以,“秋凍”乃是含有積極意義的健身辦法,是古今養生都十分強調的秋天養生方法。所謂“秋凍”,通俗地說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這樣,就避免了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陽氣外泄,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養生需要。當然“秋凍”還要因人。因天氣變化而異。若是老人、小孩,由於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氣溫驟然下降,出現雨雪,就不要再“秋凍”了,一定要多加衣服。

秋季燥邪易傷人,除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外,對於確有陰傷之象,表現為口燥咽幹、乾咳痰少的人,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對於緩解秋燥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