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症狀
皮肌炎發病多數為緩慢起病,少數呈急性或亞急性發病,部分病例發病有前驅症狀,如不規則發熱、雷諾現象、倦怠乏力、關節痛等,皮膚和肌肉症狀為本病的兩組主要症狀,皮膚損害往往先于肌肉數周或數年發病,少數先有肌病,部分兩者同時發病。 一、皮膚症狀與體征 以眼瞼為中心,出現眶周不等程度浮腫性紫紅色斑片;隨病程進展,四肢肘、膝、踝、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伸面可出現紫紅色丘疹,以後融合成斑塊變萎縮,有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減退和上覆細小鱗屑,即"Coftron"征;另外,甲根皺襞可見甲小皮增厚,有僵直毛細血管擴張和瘀點。有些病例軀幹部亦可出現皮疹,呈彌漫性或局限性暗紅色斑。個別病人在皮膚異色病樣皮疹的基礎上皮疹呈鮮紅、火紅或棕紅色,稱"惡性紅斑",高度提示伴有惡生腫瘤。光敏感可見於75%~80%的DM病人,這些病人的皮疹多見於身體曝光的部位,受日光照射後皮疹增多或加重,病人于春、夏兩季出現的皮疹更難控制。 二、肌肉症狀與體征 以累及四肢近端橫紋肌為主要表現,對稱性四肢近端肌無力為本病特點。通常患者感肌肉乏力,隨後有肌肉疼痛、壓痛和運動痛,進而由於肌力下降呈現各種運動機能障礙。一般多數有抬臂、頭部運動或下蹲後站起困難,步態拙劣。有時由於肌力急劇衰減,可呈特殊姿態,如頭部下垂、兩肩前傾等,當咽、食管上部和齶部肌肉受累時,可出現聲音嘶啞和吞咽困難,當膈肌和肋間肌累及時,可出現氣急和呼吸困難、心肌受累,可產生心力衰竭;眼肌累及,發生複視。亦有報導有重症肌無力樣綜合征,即無痛性肌軟弱,在活動後加劇,病變肌肉質地可正常或呈柔韌感,有時纖維樣變性後而為硬或堅實,病變肌肉上的皮膚可增厚或呈水腫性。 三、其它症狀與體征 可有不規則發熱,約40%的病人可出現發熱,可有關節痛、肘、膝、肩和指關節發生畸形,運動受阻,淺表淋巴結一般無明顯腫大,少數頸部淋巴結可成串腫大。心臟機能可異常,呈心動過速,過緩,心臟擴大,心肌損害,房顫,可有胸膜炎、間質性肺炎、鈣質沉著排出,皮下結節,約1/3病例肝輕度至中度腫大。部分可與其它結締組織病重疊發生,可伴發惡性腫瘤。小兒發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在皮膚、肌肉、筋膜中有彌漫或局限性鈣沉著較成人常見。 四、常見併發症 皮肌炎常見的併發症有惡性腫瘤、間質性肺炎、心肌炎、真菌性腦膜炎、敗血症、消化道出血和胃腸道穿孔等。
皮肌炎是風濕免疫病一種的。可以引起多種症狀的。低熱、體重減輕、關節腫痛、雷諾氏現象,另外是主要侵犯皮膚和肌肉。通常累及橫紋肌,有時平滑肌和心肌亦可受累。對稱性肌無力,肌力明顯降低以後可發生各種運動障礙。如握力降低、行走困難、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皮膚損害多種多樣,眼瞼呈淡紫色伴眶周水腫;手背有脫屑性、紅斑性皮炎,特別在掌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稱Gottron征。也可累及膝關節、肘關節和踝關節,臉和頸,軀幹上部也可有類似皮疹。 指導意見: 一般此病的情況要及時的治療。和注意平時的保養的。晚期舌肌面肌受損引起咀嚼困難、發音困難,肛門、膀胱括約肌受累可發生大小便失禁,肺臟受累呈慢性纖維化。最為嚴重的可以引起死亡的。此種情況注意保養。飲食要清淡的。保持心情舒暢。
您好,皮肌炎則是皮炎、肌炎及小血管炎的結締組織病。皮膚損害為多形性,以雙上眼瞼皮膚浮腫性紫紅斑為特點。皮肌炎的初期症狀為肌肉為水腫及疼痛,晚期為肌萎縮。內臟併發惡性腫瘤系本症最重要的合併症,成人患者中約有25%左右伴發惡性腫瘤。腫瘤發病情況依分佈區而不同,以鞏癌、胃痛和鼻咽癌等常見。 對於此類疾病的治療,可使用中醫研製的藥物(比如說清熱養肌方),能夠有效治療皮肌炎。 指導意見: 注意事項: 1、首先要有決心信念和毅力,應分明地熟悉到皮肌炎確實是個難治病,必需有剛強的決心信念和固執的毅力,連結寬大曠達爽朗的精力狀況,才氣充裕變更本身的抗病潛能,終極克服皮肌炎取得病癒。 2、防備各類感染,各類細菌、病毒、黴菌薰染既是皮肌炎常見而主要的引發原因,又是常見的併發症,是以防備薰染非常主要。病人應注重營養,制止冰冷等不良影響,按照本人的體力適度舉行熬煉,加強機體抗薰染才能。
皮肌炎. 又稱皮膚異色性皮肌炎,屬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疾病之一,是一種主要累及橫紋肌,呈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非化膿性炎症病變,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種皮膚損害,也可伴發各種內臟損害。 皮肌炎屬風濕免疫類疾病中醫稱皮痹,中藥薰蒸藥浴和內服中藥湯劑效佳,風濕類病屬中醫痹證範疇,所謂痹證是指人體氣血失調,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合而為痹;或日久正虛,內生痰濁、淤血、濕熱,正邪相爭,使經絡、肌膚、血脈、筋骨乃至臟腑氣血痹阻,失於濡養,而出現肢體疼痛、腫脹、酸楚,重著變形、僵直及關節受限等症狀,甚則累及臟腑一類疾病的總稱。 指導意見: 生活護理: 1.儘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主要時紫外線),外出時帶帽子,手套,長袖衣服或打傘等. 2.盡可能不進食海產品(魚,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蔥,薑,蒜等). 4.少食油膩性食物;勿飽食. 5.禁吸煙飲酒. 6.不用化妝品,染髮劑. 7.避免接觸農藥及某些裝飾材料.
皮肌炎是一種以皮膚和肌肉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皮膚發生紅斑,水腫.肌肉的炎症和變性引起無力,疼痛及腫脹.可伴有關節,心肌等多器官損害,如只有肌肉症狀無皮膚損害者稱為多性肌炎. 肌肉症狀,本病可發生於任何部位的紋肌,一般對稱分佈,四肢近端和軀幹部肌肉較易受累,可產生的嚴重肌無力或肌肉疼痛.由於肌力下降可伴有運動障礙,活動受限,上肢上舉和步行困難,咽部和食管肌力下降可出現吞咽困難,膈肌,呼吸肌障礙發生呼吸困難,甚至眼肌障礙出現 指導意見: 皮肌炎的治療: 1,急性期患者應儘早臥床休息,有利於更好地恢復,避免日曬.急性期主要用潑尼松治療,每日60-100mg,對激素療效不夠理想的可配合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每週靜脈滴注1-2次,每次10-25mg,環磷醯胺及中藥雷公藤也有一定療效. 2,苯丙酸諾龍肌注對肌力的恢復有一定作用,肌症狀嚴重者應預防發生肌攣縮 3,小兒皮肌炎採用抗生素合併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可獲良效. 生活護理: 患者應儘早臥床休息,有利於更好地恢復,避免日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