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血漿蛋白電泳
問題
【肝病科】
【歸檔】 14年08月15日
血漿蛋白電泳
網友回答
血清含有各種蛋白質,其等電點均在pH7.5以下,若置於pH8以上的緩衝液電泳時均游離成負離子,再向正極移動。由於其等電點,分子量和分子形狀各不相同,其電泳速度就不同。故可將血清中蛋白質區分開來。分子量小,帶電荷多者,泳動速度最快。按其遊動速度順序把血清蛋白粗略分為清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正常值見表,臨床上血清白蛋白減少與γ球蛋白增高為肝病患者血清蛋白電泳所共有的現象,其減少與增加的程度和肝炎的損傷的範圍相並行。急性肝炎早期無變化,發病第二周後即有血清蛋白的改變,慢性肝炎較急性肝炎變化明顯,肝硬化變化則更為明顯。
血紅蛋白電泳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世界上最常見和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常見有兩類,即α和β海洋性貧血(以往稱地中海貧血),是由於基因突變引起存在於紅細胞內的幾種血紅蛋白(Hb)合成異常。此項化驗可用於檢驗異常Hb,進一步診斷一些相關疾病。
新鮮正常血清經血清蛋白區帶電泳可分出5-7條區帶,即前白蛋白、白蛋白和5條球蛋白區(α1、α2、β1、β2和γ球蛋白)。α1區帶主要由α1搜索抗胰蛋白酶形成,α2由血清類粘蛋白和α2巨球蛋白所組成,β1主要為轉鐵蛋白,β2主要由C3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