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幽門螺桿菌會傳染嗎
問題 【胃癌】 【歸檔】 16年07月15日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嗎

問題描述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嗎?幽門螺桿菌會引發什麼症狀?應該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嚴重嗎?這個會不會致命?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15日 10:53

幽門螺桿菌或幽門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由巴里·馬歇爾(BarryJ.Marshall)和羅賓·沃倫(J.RobinWarren)二人發現,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長2.5~4.0μm,寬0.5~1.0μm。幽門螺桿菌是微需氧菌,環境氧要求5~8%,在大氣或絕對厭氧環境下不能生長。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

2016年07月15日 10:53

正常情況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護機制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與可溶性粘液層的保護作用,有規律的運動等),能抵禦經口而入的千百種微生物的侵襲。自從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後,才認識到幽門螺桿菌幾乎是能夠突破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兇。goodwin把幽門螺桿菌對胃粘膜屏障在破壞作用比喻作對“屋頂”的破壞給屋內造成災難那樣的後果,故稱為“屋漏”學說。目前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的研究能歸入這一學說的資料最多。主要包括:①使幽門螺桿菌穿透粘液層在胃上皮細胞表面定居的因素;②對胃上皮細胞等起破壞作用的毒素因數;③各種炎症細胞及炎症介質;④免疫反應物質等。[1]這些因素構成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途徑的基本病理變化,即各種類型的急、慢性胃炎。其中近年來得到最重要關注的是空泡毒素vaca、細胞毒素相關蛋白質caga,和尿素酶等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學研究。

2016年07月15日 10:53

感染症狀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1)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主要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這主要是由於幽門螺桿菌誘發胃泌素瘋狂分泌,而發生發酸燒心,而具有胃潰瘍疾病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狀胃痛的發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了。[2]2)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引起慢性胃炎。所發生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的症狀,病程較為緩慢,但是容易反復發作。3)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後產生多種致病因數,從而引起胃黏膜損害,臨床疾病的發生呈現多樣性,而且患者多會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比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多數倍。4)幽門螺桿菌感染一般有時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這時一般是通過檢查來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幽門螺桿菌這種致病菌,很容易誘發胃腸疾病的發生。幽門螺桿菌症狀有哪些表現就是這些了。

2016年07月15日 10:53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治療方案包括兩大類,基本上都是常用的藥,一類是鉍製劑為主的方案,如質子泵抑制劑。另一類是衛舒元複合益生菌的微生物學新方案,再加上兩種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們常採用的方案就是這三種方案。

2016年07月15日 10:53

檢測方法卡式呼氣試驗自1983年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分離培養成功以來,對Hp感染的診斷已發展出了許多方法,包括有細菌學、病理學、血清學、同位素示蹤、分子生物學等。但總的講來,從標本採集角度看,可以分為侵襲性和非侵襲性兩大類。侵襲性方法主要指必需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檢查的方法,是目前消化病學科的常規方法。它包括細菌的分離培養和直接塗片、快速尿素酶試驗,藥敏試驗。非侵襲性方法主要指不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診斷Hp標本感染的方法。這類方法包括血清學和同位素蹤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