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小孩主動脈瓣狹窄
問題
【心血管內科】
【歸檔】 16年06月19日
小孩主動脈瓣狹窄
網友回答
(一)內科治療適當避免過度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定期隨訪和複查超聲心動圖.洋地黃類藥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劑時應注意防止容量不足;砂酸酯類可緩解心絞痛症狀.
(二)手術治療治療的關鍵是解除主動脈瓣狹窄,降低跨瓣壓力階差.常採用的手術方法有:①經皮穿刺主動脈瓣球囊分離術.能即刻減小跨瓣壓差,增加心排血量和改善症狀.適應症為:兒童和青年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不能耐受手術者;重度狹窄危及生命;明顯狹窄伴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手術前過渡.②直視下主動脈瓣交界分離術.可有效改善血流動力學,手術死亡率低於2%,但10~20年後可繼發瓣膜鈣化和再狹窄,需再次手術.適用于兒童和青少年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且無鈣化的患者,已出現症狀;或雖無症狀但左心室流出道狹窄明顯;心排血量正常但最大收縮壓力階差超過6.7kPa(50mmHg);或瓣口面積小於1.0cm2.③人工瓣膜替換術.指征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關閉不全.在出現臨床症狀前施行手術遠期療效較好,手術死亡率較低.即使出現臨床症狀如心絞痛,暈厥或左心室功能失代償,亦應儘早施行人工瓣膜替換術.雖然手術危險相對較高,但症狀改善和遠期效果均比非手術治療好.明顯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冠狀動脈病變時,宜同時施行主動脈瓣人工瓣膜替換術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根據小兒病史和檢查結果看首先要區分引起瓣膜病變的病因,然後再決定處理方案,在瓣膜病變中區分病因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預後,建議首先查找病因,然後再決定手術治療的方式等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