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食療
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穀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穀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脾虛屬臟腑辨證中常見之證型,以健脾益氣為治療大法。《脈經》卷二:“脾虛,……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一說“脾氣……若虛則生寒,令人心腹脹滿,水穀不消,噫氣吞酸,食輒嘔吐,霍亂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氣結,惡聞人聲”。鄒澍《本草經疏》歸納“脾虛十二證,飲食勞倦,傷脾發熱,飲食不消化,屬脾氣虛;傷食必惡食,停食,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腫屬脾氣虛,兼脾陰虛;噎膈屬氣血兩虛,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脾虛屬氣虛,健忘屬氣血兩虛,倦怠、嗜臥屬脾氣不足。脾虛腹痛,按之則止,屬血虛;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鬱所致。”
脾虛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多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泄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脾為濕土,喜燥惡濕。濕盛可以導致脾虛,脾虛也可以生濕,往往互為因果。因脾虛失運,水濕停留,多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濕;標實為主者,則應以祛濕為主,兼以運脾。證候: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則:健脾和胃止嘔。主方:香砂六君子東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