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縱隔副神經節起源的腫瘤的中醫治療
縱隔副神經節起源的腫瘤的中醫治療
網友回答
對縱隔良性嗜鉻性副神經節瘤與非嗜鉻性副神經節瘤均應首選施行手術切除。手術風險較小,一般均能徹底切除病灶。對其惡性副神經節瘤在適當的時候施行外科手術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療。手術進路和方法可參照其他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當腫瘤侵及心臟時,在體外迴圈下進行手術是首選方法,腫瘤切除應酌情處理,不必強求切除徹底。如腫瘤累及到冠狀動脈和房室結Koch三角則儘量切除,若切除徹底預後良好。
縱隔嗜鉻性副神經節瘤較罕見,在所有縱隔腫瘤中不到1%,在所有嗜鉻細胞瘤中不足2%。雖然絕大多數發生於前縱隔,起源於主動脈上或主、肺動脈副神經節、心房和心包上的島樣組織。心臟副神經節瘤多發生于左心房、左心室、左側房室溝,也可發生於右心房、右心室部。其他則來源於主動脈交感、副神經節,多位於後縱隔沿肋椎溝處。其腫瘤體積不一,直徑從1~2cm直到25cm。多數為良性,僅10%左右為惡性。手術切除標本通常5~6cm。只有14%左右臨床可被捫及。腫瘤大小與症狀輕重不一定成比例,有時體積較小者已有明顯症狀,而相當大者卻保持“生理上寧靜”,只是屍檢時的偶然發現。腫瘤大多為球形、卵圓形或略呈分葉狀。體積小者包膜不明顯,較大者則每有完整包膜。腫瘤大多為實體性。新鮮標本切面灰紅色,常見出血、壞死和囊性變的灶區。在福馬林溶液中(或暴露於空氣)逐漸轉變為棕褐。遇鉻鹽溶液則顏色立即變深。在陽光下兒茶酚胺的氧化過程大大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