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暑輸液原則
問題 【耳鳴】 【歸檔】 16年06月11日

中暑輸液原則

問題描述 您好,昨晚打針輸液時發現有氣泡,我們就把針頭處的小管與大管的介面斷開了,讓氣泡流走,之後又接上,這樣有問題嗎:
網友回答
2016年06月11日 16:46

缺鉀時臨床症狀常為原發疾病掩蓋,鉀缺乏使神經肌肉應激性降低,全身無力,反應力降低,嚴重者可至軟癱和呼吸困難;消化道功能紊亂,有厭食、噁心、嘔吐、脹氣,嚴重者有腸麻痹和腸梗阻。缺鉀使心肌應激性增高,出現心律失常,可有房室傳導阻滯,甚至發生房顫和室顫。依照你的情況,應該屬於缺鉀。尤其你是在輸完液後出現的情況 醫生怎麼說,還有21金唯他試過嗎,當然最好詢問醫師看這個藥可以不

2016年06月11日 16:46

【中暑一詞釋義】 zhòngshǔ 【heatstroke】俗稱發痧,古稱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體排熱不足、體溫極高、脈搏迅速、皮膚乾熱、肌肉鬆軟、虛脫及昏迷為特徵的一種病症,由於暴露於高溫環境過久而引起身體體溫調節機制的障礙所致。[編輯本段]【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症狀的總稱。顱腦疾患的病人,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易發生中暑。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後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後.[編輯本段]【中暑的種類】 從病情的差異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四類: 熱失神(heat syncope) 原因:在直射日光下長時間照射的情況下睡醒。由於流汗引致的脫水和末端血管的擴張,全身的血液迴圈降低而導致。 症狀:意識在突然之間消失。體溫比平常的高,明顯地流汗,脈搏呈現徐脈。 治療方法:進行輸液及冷卻療法。 熱疲勞(heat exhaustion) 原因:水分和鹽分的補給趕不上到大量的流汗,形成了脫水症狀的時候發生。 症狀:有各樣的症狀,例如:直腸溫上升至39℃、皮膚寒冷、明顯地流汗,等等 治療方法:進行輸液及冷卻療法。 熱痙攣(heat cramps) 原因:大量流汗後只補充水分,鹽分和礦物質不足時發生。 症狀:突然的有痛性痙攣和硬直的產生。體溫比平常的高,明顯地流汗。 治療方法:經口注入食鹽水。 熱射病(heat stroke) 其中熱射病的成因若僅與陽光直接照射有關的話則又稱為日射病(sunstroke) 原因:[[下視丘]的溫熱中樞受到障礙,體溫調節機能喪失時發生。 症狀:產生高度的意識障礙,體溫上升至40℃以上,不明顯地流汗,皮膚乾燥。 治療方法:緊急入院,並且儘快進行冷卻療法。

2016年06月11日 16:46

【中暑小結】 日射病: 即強烈的陽光照射頭部,造成顱內溫度增高。中暑者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神志障礙,重者發生昏迷,體溫可輕度增高。 中暑時的緊急救護: 脫離高溫環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使其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 補充液體: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並無噁心、嘔吐,可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以起到既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熱: 可採用電風扇吹風等散熱方法,但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頭部冷敷,應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用冰塊、冰棒、水激淩等放入塑膠袋內,封嚴密即可),並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膚發紅。 每10—15分鐘測量1次體溫。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後的緊急處理要點 戶外運動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長時間曝曬在猛烈的陽光下,體內的熱溫未能充分散發,使體溫升高,腦內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連受破壞而停止活動,這就是中暑。 中暑者頭痛、發高燒、嘔吐或昏倒,有時會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動者不可不注意防範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陽帽,並防止曝露在陽光下太久。 萬一有中暑現象,應該趕快急救,以免虛脫而斃。首先,將病者移到陰涼的地方,鬆開或脫掉他的衣服,讓他舒適地躺著,用東西將頭及肩部墊高。 次以冷濕的毛巾覆在他的頭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將海綿浸漬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儘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 最後測量他的體溫,或觀察患者的脈搏率,若在每分鐘110以下,則表示體溫仍可忍受,若達到110以上,應停止使用降溫的各種方法,觀察約10分鐘後,若體溫繼續上升,再重新給予降溫。 恢復知覺後,供給鹽水喝,但不能給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適程度,供應覆蓋物。 高溫影響下,體內熱積蓄過多或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出現紊亂,致生命活動受到危害的一種急症。人體能維持體溫37℃左右,是由於體內各器官、組織的新陳代謝和運動時所產生的熱量,能夠通過皮膚表面、呼吸和出汗等途徑所散失的熱量,在體溫中樞的調節下達到平衡。當環境溫度高於皮膚溫度且濕度過大時,蒸發散熱受阻,大量熱積蓄,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就會引起中暑。野外作業者、過度疲勞者、久病者、老年人以及產婦等均屬易中暑者。輕度中暑時表現為精神恍惚、疲乏無力、頭昏、心慌、大汗、噁心、體溫超過37.5℃等症狀。有這些症狀的人,如及時離開高溫環境,一般休息3~4小時後可以恢復。重症中暑常有四種類型:①中暑衰竭:此類型最為常見。由於大汗及周圍血管擴張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起病較急,常在站立或勞動時突然昏倒,多見於老年人和未能及時適應高溫者。②中暑痙攣:大汗後暢飲又未及時補充鈉鹽,致骨胳肌收縮時發生陣發性疼痛、抽搐,多見於青壯年。③日射病:烈日暴曬頭部(大腦溫度可達40~42℃),引起腦組織充血、水腫。以劇烈頭痛、嘔吐為特徵,重者昏迷,但體溫不一定升高。④中暑高熱:患者體內大量熱能滯留,體溫高達41℃以上,皮膚乾燥無汗,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躁動以至昏迷。對中暑者,應使之立即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補充含鹽清涼飲料或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對重症病人首要措施是降溫:用冰水、井水或酒精擦洗全身;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或將全身(頭部除外)浸光在4℃水浴中,努力使體溫回降,並送醫院急救。 【病因病機】 夏季暑氣當令,氣候炎熱,人若長時間在烈日下或高溫中勞作,勞則傷氣,暑熱之邪乘機侵入而發病。依臨床表現可分為輕證和重證兩類。 【辨證治療】 (一)輕症 主證:頭痛頭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幹煩渴,脈浮大而數。 治法:取督脈、手厥陰、陽明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泄熱祛暑。 處方:大椎、內關、曲池、委中。 方義:大椎瀉全身之熱;委中又名血郤,放血以清血分熱;曲池清熱要穴;內關清熱泄三焦火。 (二)重症 主證:先頭痛,煩渴,呼吸喘息,繼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脈沉而無力。 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泄熱、祛暑。 處方:水溝、百會、十宣、曲澤、委中。 方義:神志昏迷,取水溝、百會以開竅醒神;曲澤為心包經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熱;十宣放血以開竅蘇厥。 【其他療法】 刮痧療法:適用於中暑輕證,用光滑平整的湯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兩側,頸部,胸肋間隙,肩臂,胸窩及膕窩等處,刮至皮膚出現紫紅色為度。[編輯本段]【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 中暑先兆(觀察物件)是指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後,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職業性中暑是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一)診斷原則 根據高溫作業人員的職業史(主要指工作時的氣象條件)及體溫升高、肌痙攣或暈厥等主要臨床表現,排除其他類似的疾病,可診斷為職業性中暑。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觀察物件)是指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後,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診斷及分級標準 輕症中暑 輕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狀加重外,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 熱射病 熱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其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可伴有皮膚乾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 熱痙攣 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好發於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體溫一般正常。 熱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昏、頭痛、多汗、口渴、噁心、嘔吐,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 (二)治療原則 中暑先兆:暫時脫離高溫現場,並予以密切觀察。 輕症中暑:迅速脫離高溫現場,到通風陰涼處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及對症處理。 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溫和(或)藥物降溫;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對症治療。

2016年06月11日 16:45

你好,中暑輕者可以多喝水,可以服用藿香正氣丸, 指導意見: 也可以針灸刮痧治療。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016年06月11日 16:45

你去詢問一下醫生,缺鉀時臨床症狀常為原發疾病掩蓋,鉀缺乏使神經肌肉應激性降低,全身無力,反應力降低,嚴重者可至軟癱和呼吸困難;消化道功能紊亂,有厭食、噁心、嘔吐、脹氣,嚴重者有腸麻痹和腸梗阻。缺鉀使心肌應激性增高,出現心律失常,可有房室傳導阻滯,甚至發生房顫和室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