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視網膜血管炎的治療?
問題 【血管外科】 【歸檔】 11年06月15日

視網膜血管炎的治療?

問題描述 開始眼睛有點模糊,檢查視網膜血管炎,用甲強龍,用丹參。。。治療半月,用強的松口服,開始從24粒開始逐漸減量,一周減2粒,現在已減到3粒,血栓通一直服用,現在開始用中藥,效果一直不好,反而出血更多,是否有更好的辦法求助醫生,謝謝。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12日 09:52

視網膜血管炎所致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和玻璃體新生血管與其他類型所致者有明顯不同,所以在行玻璃體切割術時應特別慎重。有活動性炎症者應給予有效的藥物治療,對於細菌或真菌引起的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炎、眼內炎),玻璃體切除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2015年05月11日 08:40

血管炎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的疾病。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血管炎的臨床症狀與紅斑狼瘡、皮肌炎、類風關等有很多相似之處,最好到醫院具體檢查一下,對症治療。

2011年06月15日 21:35

視網膜血管炎的治療主要根據患者血管炎的嚴重程度、病因及其引起的併發症、伴有的全身性疾病等來決定。如果患者僅有輕微的視網膜血管炎,不伴有黃斑囊樣水腫、明顯的玻璃體炎症反應,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未發現嚴重的缺血性病變,可以不給予任何治療,但需進行嚴密的觀察;如發現黃斑囊樣水腫、視網膜毛細血管無灌注等改變即應立即給予治療;由感染因素所致的視網膜血管炎,應盡可能確定致病的微生物,並給予特異性抗感染治療;如確定出患者的視網膜血管炎與全身性疾病有關,在治療上即應全盤考慮,不但要控制視網膜血管炎,還要控制這些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引起患者全身嚴重併發症的全身性疾病;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視網膜缺血、毛細血管無灌注,往往需借助於鐳射治療,以消除無血管區。如果患者出現視網膜脫離和玻璃體積血,在藥物治療控制炎症的情況下,應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鞏膜扣帶術等治療。 由於視網膜血管炎的病因眾多,在治療過程中除應注意血管炎的共性外,還應特別注意每種血管炎的特殊性,如Behcet 病的視網膜血管炎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外的免疫抑制藥,如苯丁酸氮芥、環磷醯胺、環孢素;而對於霜樣樹枝狀視網膜血管炎,即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對於急性後極部多灶性鱗狀色素上皮病變所致者一般無有效的西藥治療,可根據中醫辨證給予中藥治療。 1.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主要適用於類肉瘤病所致的視網膜炎(葡萄膜炎)、霜樣樹枝狀視網膜血管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所引起的視網膜血管炎,對於Eales 病、視神經血管炎、多發性硬化等所致的視網膜血管炎則效果尚未完全肯定;對感染性血管炎(如病毒、真菌引起的視網膜血管炎或葡萄膜炎)則應慎用;對Behcet 病、Wegner 肉芽腫、結節性動脈炎等多種類型所致的視網膜血管炎(葡萄膜炎),單獨使用糖皮質激素往往效果不佳,通常需要聯合其他免疫抑制藥(如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環孢素、硫唑嘌呤等)進行治療。 有關糖皮質激素的用量目前尚無一致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個體化原則,不能對所有類型的視網膜血管炎使用一種固定的治療模式,要根據患者所患炎症的類型、嚴重程度、年齡、性別、體質及以往用藥情況綜合考慮,以制定出適合每個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一般而言所用劑量為潑尼松1mg/(kg?d),口服,治療1~2 周後根據炎症控制情況逐漸減量,治療時間為數月至1 年,甚至數年不等。 2.其他免疫抑制藥 其他免疫抑制藥如環孢素、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FK506、麥考酚酸酯等,均可用於視網膜血管炎的治療。治療的適應證主要有:①患者用糖皮質激素難以徹底控制的視網膜血管炎;②一些特定類型的血管炎,如Behcet 病、Wegner 肉芽腫等;③需要用這些免疫抑制藥控制全身性疾病;④為了減少糖皮質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 治療視網膜血管炎主要選用苯丁酸氮芥,所用劑量為0.05~0.1mg/(kg?d)。只要是需要糖皮質激素之外免疫抑制藥治療的患者一般均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所以在治療前應讓患者充分瞭解治療的長期性,以爭取患者的密切配合,並應進行定期的肝、腎功能、血常規等方面的檢測,以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此外對用苯丁酸氮芥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告知此藥長期應用可致不育(尤其是男性患者)、月經紊亂甚至閉經。環孢素也是治療視網膜血管炎的常用免疫抑制藥之一,初始劑量為2.5~5mg/(kg?d),分兩次服用,維持劑量一般為2mg/(kg?d),治療時間應根據病情而定。用環孢素治療一些特發性視網膜血管炎患者,發現總體效果是好的,一些患者的炎症可完全消退,但一些患者的炎症需聯合糖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藥始能徹底控制。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腎臟毒性、肝臟毒性、高血壓、神經毒性等副作用。 環磷醯胺也是一種常用的藥物,初始劑量為1~2mg/(kg?d)。此藥對骨髓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並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對肝、腎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定期進行有關檢查,以免出現嚴重的副作用。麥考酚酸酯是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藥,通過抑制次黃嘌呤核苷酸脫氫酶,進而抑制鳥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對淋巴細胞有相對選擇抑制作用,對中性粒細胞的作用較小,可用於治療頑固性視網膜血管炎、Behcet 病性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等疾病,尤其適用於其他免疫抑制藥治療無效或對這些藥物不能耐受的患者,所用劑量一般為0.5~2g/d。此藥副作用主要有胃腸道反應,但也應注意肝、腎毒性、繼發腫瘤、感染等方面的副作用。 3.生物製劑 儘管目前尚無廣泛應用於治療視網膜血管炎及相關疾病的生物製劑,但生物製劑可能有著廣闊的前景。已經發現抗全淋巴細胞的一種單克隆抗體可成功地控制其他免疫抑制藥治療無效的視網膜血管炎。使用抗腫瘤壞死因數抗體(infleximab,是一種來源於小鼠的抗腫瘤壞死因數的嵌合單克隆抗體)或可溶性腫瘤壞死因數的受體,對治療視網膜血管炎有明顯的效果。抗黏附分子的抗體或抗其他細胞因數的抗體對頑固性視網膜血管炎都可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4.鐳射治療 有關鐳射在治療視網膜血管炎本身中的作用目前尚有爭議,這主要因為此種血管炎併發的新生血管與其他類型的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如糖尿病所致的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有顯著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炎症所致的視網膜新生血管比其他原因所致者預後要好,此可能是因為視網膜血管炎易引起玻璃體後脫離,從而缺少了新生血管往玻璃體內生長的支架,不易引起嚴重的增殖性玻璃體病變,而其他類型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則易進入玻璃體發展成為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②新生血管在炎症消退後可隨之消退,因此視網膜血管炎在用藥物控制後,可不遺留任何問題,而其他類型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則對藥物治療無反應或反應較差;③在有炎症的情況下進行鐳射治療易使原有炎症加重,並易誘發出新的視網膜新生血管。此外還易於引起黃斑囊樣水腫。鑒於上述原因,對由活動性視網膜血管炎或其他類型後葡萄膜炎引起的視網膜新生血管,進行鐳射光凝治療時應非常慎重,只有在那些用藥物治療後炎症得以控制的患者,或出現永久性新生血管導致反復出血的患者始考慮給予鐳射光凝治療,但必須在鐳射治療前和治療後給予有效的免疫抑制藥(如糖皮質激素、環磷醯胺等)治療,特別是後一種情況。 鐳射治療一般限於視網膜新生血管、毛細血管無灌注區、微動脈瘤和動靜脈短路的血管。對於扁平的視網膜新生血管,一般選用氬鐳射,使用中等強度的光斑(直徑2~500μm,0.1s)治療。隆起的新生血管則應凝固新生血管起源部位的血管。如果有視訊光碟新生血管,則應進行全視網膜光凝,光斑通常為500μm,時間0.1s,光斑總量應達1500~2000 個。 5.玻璃體切割術 視網膜血管炎所致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和玻璃體新生血管與其他類型所致者有明顯不同,所以在行玻璃體切割術時應特別慎重。有活動性炎症者應給予有效的藥物治療,對於細菌或真菌引起的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炎、眼內炎),玻璃體切除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炎症已經控制,仍有玻璃體積血、嚴重混濁或有纖維增殖膜和條索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玻璃體切積術治療,以清除玻璃體混濁和後玻璃體介面。但術前和術後應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藥,以避免術後發生較強的炎症反應及併發症。 對患者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時往往與其他手術方式聯合應用,如晶狀體切除術、視網膜前膜剝離術、鐳射光凝或冷凝術、鞏膜扣帶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