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腦幹聽覺誘發電位儀
問題 【腦幹聽覺誘發電位】 【歸檔】 14年07月28日

腦幹聽覺誘發電位儀

問題描述 腦幹聽覺誘發電位檢查:在睡眠狀態,100dBSPL聲強刺激下,左側V波潛伏期稍延長,左I-Ⅴ峰間期稍延長,雙側Ⅰ波波幅減小,余在正常範圍內。Ⅴ波反應閾:左側45dBSPL,右側35dBSPL
網友回答
2014年07月28日 21:21

一般認為各波的可能發生源為:波Ⅰ,聽神經顱外段;波Ⅱ,聽神經顱內段和耳蝸核;波Ⅲ,內側上橄欖核或耳蝸核;波Ⅳ與波Ⅴ,外側丘系神經核;波Ⅴ可能尚與中央核團電活動有關。測試指標:主要測定BAEP主波Ⅰ、Ⅲ、Ⅴ波絕對潛伏期(PL)、峰間潛伏期(IPL)、Ⅴ/Ⅰ波幅比及Ⅴ波反應閾值。常規測試中,波Ⅰ~波Ⅴ等前5個波最穩定,其中波Ⅴ波幅最高,可作為辨認BAEP各波的標誌。正常情況下,波Ⅱ與波Ⅰ,或波Ⅵ與波Ⅶ常融合形成複合波形。

2014年07月28日 21:21

正常標準:雙耳均有典型的圖像曲線,波形完整,分化清楚,重複性好,且Ⅰ、Ⅲ、Ⅴ主波出波率100%、PL及IPL在本實驗室同齡正常範圍。因此檢查結果不僅僅看Ⅴ波反應閾值,還必須參考Ⅰ、Ⅲ、Ⅴ波絕對潛伏期(PL)、峰間潛伏期(IPL)、Ⅴ/Ⅰ波幅,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結論。異常標準:根據Ⅰ、Ⅲ、Ⅴ波的缺失,PL、IPL及Ⅴ波反應閾大於本實驗相同測試條件下3.0個標準差。異常類型:(1)周圍性聽路損害:主要指Ⅰ波缺失或PL延長,Ⅴ波閾值升高。(2)腦幹中樞性聽路損害:主要指Ⅲ、Ⅴ波的缺失、PL及IPL的延長或Ⅴ/Ⅰ波幅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