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痔瘡艾灸什麼穴位
問題 【痔瘡】 【歸檔】 15年12月30日

痔瘡艾灸什麼穴位

問題描述 肛門外面癢,有時大便有血,經常便秘最近艾灸以後便秘好些了,不知道能不能通過艾灸來治療痔瘡,具體該灸什麼穴位?請問艾灸能不能治痔瘡,具體怎麼灸,該灸什麼穴位,什麼時間灸最好?
網友回答
2016年11月25日 23:28

您好,痔瘡可以試一下普濟痔瘡栓,對外痔、內痔、混合痔都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2015年12月30日 13:11

各種原因導致痔靜脈叢瘀血,反復的腹壓亢進為主要的發病原因。腹壓亢進現象在慢性便秘時經常出現。肛門本來就是容易產生瘀血的部位,而便秘時太過用力,肛門靜脈必然擴張。慢性便秘多因運動不足、腹肌鬆弛、直腸狹窄、多次妊娠之後腹壓亢進等所致。另外,腹腔或骨盆內的腫瘤、炎症滲出物、子宮後位、尿道狹窄、尿道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等也是發病原因。經常排泄大量硬便和排便時間長可導致直腸部位瘀血。長期站立或坐著工作、肉食或刺激性食物攝入過多、過量飲酒或吸煙、濫用泄瀉藥物、肛門處不乾淨、房事過度等因素,也會成為本病發生的原因。此外,排便時太過用力或經常大聲說話的人也容易發生痔瘡。人類直立步行的特點也是引發痔瘡的原因之一。外痔的治療方法:灸足三裡、曲池、中脘、關元、大腸俞、百會,持續施灸,適合於未出現肛門疼痛或炎症的情況。外痔出血時,灸百會或孔最,可立即止血。內痔的治療方法:內痔大量出血,可灸百會5壯,持續施灸2天,多能止血。長時間持續施灸,既能止血,又能緩解肛門疼痛。

2015年12月30日 13:11

外痔發生在肛門的皮下,即肛門靜脈叢的範圍內。這個靜脈叢在肛門的皮下結締組織裡,其血液經過陰部靜脈環流到下腔靜脈。外痔在皮下,故亦稱“皮下痔瘡”。因為在肛門外能夠看見病變部位,故也叫“露性痔瘡”。外痔位於肛門的外部,為藍青色結節,呈豌豆大小或核桃大小。有些有莖,有些孤立,有些環狀排列在肛門周圍。腹壓亢進可致結節腫起,加上指壓則會縮小。外痔有時因為外部刺激或受壓而萎縮變薄,有時因紅斑或慢性炎症而變肥厚,稱為纖維腫。外痔患者一般自覺症狀較少,可出現發熱,或有輕微的肛門瘙癢。一旦發生炎症,便有可能成為靜脈周圍炎或血栓性靜脈炎,突然引起嚴重的疼痛,這就是痔瘡發作。有的患者只出現輕微發熱,有的患者出現高熱,有的患者站立或走路的時候比較痛苦,有的患者過了一周症狀自然消失而痊癒,有的患者外痔自然破潰而排泄血栓。內痔發生在直腸上靜脈叢的範圍之內,即肛門外括約肌的下沿向上1~1.5釐米的部位。內痔呈豌豆大小或核桃大小,有的聚集在一起形成腫瘤狀,有的環狀排列,有的相互重疊並到達直腸上部。出血是內痔的最大特徵,出血量和次數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