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腦血管意外
這個疾病的發病機制 是血管壁受損,管腔狹窄;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血液成分的改變,黏度增高。 腦梗塞發病6小時內,如符合溶栓治療適應證則進行溶栓治療(動脈或靜脈);如不符合溶栓治療可進行抗凝治療(低分子肝素),降纖治療,抗血小板聚集劑,鈣離子通道阻止劑等。顱內壓增高後可使用脫水劑。同時給予一般治療,維持生命體征平穩。
由於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壓迫腦組織,血液迴圈受阻,病人常表現腦壓增高、神志不清等症狀。這類病人約占腦血管病的20%~30%左右。 此外,70年代以來,由於CT和核磁共振的廣泛應用,臨床上又發現一些出血和梗塞並存的腦血管病,即混合性腦卒中,這種病,有人報導占同期各種腦血管病住院人數的2.67%。其病因和發病機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認為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重要原因,並與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腦血管堵塞(腦血栓)最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壓等可加速它的發展。本病多見於50~60歲以上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如果不是太嚴重又處理得當是可治的。腦血栓形成是指在顱內外供應腦部的動脈血管壁發生病理性改變的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改變或血粘度增加等情況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閉塞而言。
隨著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發展而形成的。由於這個病來勢較快,病勢險惡,變化多端,猶如自然界的風一樣“善行多變”,所以,古代醫學家把這類病稱為“中風”。而目前有些醫生稱此病為“卒中”。也是說這種病的發生較突然的意思。其中的“卒”即突然的意思,“中”則為得中,腦血管突然得了病,所以有些醫生把這類病稱為“卒中”。另外,這種病由於它的發生是腦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因此,又叫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病是指腦部動脈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發生病變,從而引起顱內血液迴圈障礙,腦組織受損的一組疾病。臨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和偏癱為主要表現。 腦血管病按其進程,可分為急性腦血管病(中風)和慢性腦血管病兩種。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病性癡呆、腦動脈盜血綜合征、帕金森氏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