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有什麼症狀?該怎麼治療?
保護腎元 腎衰的根本原因在於腎元不足(包括腎之精氣陰陽虧虛),水濕濁毒瀦留。因此,維護腎元是治療腎衰的根本,體現治病求本的精神。治療主要通過辨證論治,服用湯藥,具有針對性強、靈活性好、療效確切穩定。 控制血壓 慢性腎衰患者多數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又能促進腎功能急劇惡化。因此積極控制血壓是防止腎功能惡化的關鍵。 節制飲食 對於腎臟病,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不能盲目進補,腎衰不等於腎虛,不能一味補,主張優質低蛋白、低鹽低脂飲食;保證充足熱量(每日攝入的熱量以30~40 kcal/kg較合適);進水量“量出為入”(一般為前天尿量再加500ml)。此外,慢性腎衰普遍存在高血鉀、高磷,要限制鉀和磷的攝入。 冬蟲夏草 我們常用冬蟲夏草6~10枚,西洋參10~15片,置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爛,喝湯嚼服蟲草。如果血壓高者,則不用或少用西洋參;也可直接將冬蟲夏草和西洋參打成粉裝入膠囊。人工蟲草菌絲生產的中成藥可長期服用。 中藥灌腸 通過腸道通腑泄濁排毒,配合中藥口服,能較好地延緩腎衰進程。對於血肌酐或血尿素氮升高者,中醫辨證邪實明顯,見到噁心嘔吐、湯藥難進、大便秘結或幹、舌苔厚膩者均可使用,常用生大黃、煆牡蠣、蒲公英、六月雪、生甘草等組成。一般在住院期間經過數次培訓後可在家庭中應用。 中藥藥浴 俗稱皮膚透析,發汗排毒、利水止癢有一定療效。主要適用於水腫嚴重,經一般治療效果不明顯者;頑固性高血壓,常規降壓無效者;尿毒癥病人皮膚瘙癢嚴重者。我們常用生麻黃、浮萍、桂枝、白鮮皮、苦參、蘇葉、黃連等。 穴位外敷 是內病外治的一種方法,將中藥研成細末,參以滲透劑外敷在特定的穴位,通過經絡和穴位的刺激,調節人體機能,改善腎衰的症狀,延緩腎功能惡化進程。常用藥物由桃仁、紅花、蒼術、附片、川連等組成。中藥灌腸、藥浴、穴位外敷近期療效較為明顯,通常間斷使用,對於體質過弱或不能配合者一般不宜使用。對於已經進入尿毒癥晚期階段者宜及時進行透析治療。
尿毒癥患者最早感覺的不適是不想吃飯、肚子不舒服,之後出現噁心、嘔吐、口腔潰爛、嘴裡有一股尿臭味,甚至出現消化道大出血。逐漸出現明顯的貧血,而且比較容易出現出血,如流血鼻、牙齒出血、黑便等。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感覺疲乏、精神萎靡、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四肢發麻、皮膚發癢等,晚期患者還會出現嗜睡、煩躁、抽搐、昏迷等症狀。治療,建議人工腎或腎移植,
早期,往往僅表現為基礎疾病的症狀。 1.殘餘腎單位不能調節適應機體要求時,出現腎衰症狀 2.腎衰病變十分複雜,可累及人體各個臟器,構成尿毒癥表現 3.透析可改善尿毒癥的大部分症狀,但有些症狀可持續甚至加重1.按腎臟病護理常規護理。 2.注意神志、呼吸情況,有無鼻出血或皮膚、粘膜出血。有精神異常或抽搐、驚厥者須防止自傷,昏迷者按昏迷護理常規護理。
慢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功能衰竭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只有當腎臟即使全力以赴也不足以維持人體所需時才會出現尿毒癥的表現。尿毒癥可牽連到多個器官、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胃腸道等都可受累,而且症狀也比較複雜。 尿毒癥患者最早感覺的不適是不想吃飯、肚子不舒服,之後出現噁心、嘔吐、口腔潰爛、嘴裡有一股尿臭味,甚至出現消化道大出血。逐漸出現明顯的貧血,而且比較容易出現出血,如流血鼻、牙齒出血、黑便等。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感覺疲乏、精神萎靡、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四肢發麻、皮膚發癢等,晚期患者還會出現嗜睡、煩躁、抽搐、昏迷等症狀。 尿毒癥的患者抵抗力降低,極易發生感染,尤其以肺部、泌尿道的感染最為多見,而感染可進一步加重病情,可謂雪上加霜。
慢性腎功能衰竭影響到各個系統和器官,可引起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大多數有水腫和尿少的症狀。需要積極透析治療。有條件最好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