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小兒消化不良如何找穴位
問題 【睡眠時間】 【歸檔】 14年07月03日

小兒消化不良如何找穴位

問題描述 如何快速消除寶寶消化不良,比如穴位法,具體位置如何快速消除寶寶消化不良,比如穴位法,具體位置
網友回答
2014年07月03日 13:50

從你說的情況看,你的小孩每天的睡眠時間是足夠了.但睡眠時間安排不合理.黑白顛倒了.白天不讓他睡,可以用給他洗冷水臉的辦法控制白天的睡眠,特別是下午不能讓他睡,他白天哭點都沒關係的,總比晚上哭要好點吧.要有意識地訓練他正常的生活習慣,不要由著他去.小孩每天的睡眠時間總量基本是恒定的,也就是說,他每天睡眠總的時間是基本不變的.那麼,白天睡的時間多了,晚上睡的時間就會少,從而導致小孩夜晚清醒,出現小孩晚上睡不好.解決的辦法是:讓小孩白天少睡點,把睡眠時間儘量多安排點在晚上,從而讓他養成白天清醒,晚上多睡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睡眠習慣.這樣的話,小孩的生長發育會更好,家長大人也不致那麼累了. 小孩厭食與教養有關 目前小孩厭食除了疾病原因外,更常見的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它與教養不當有密切關係.食欲與神經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不少獨生子女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採用哄、騙、罵,甚至打等方式強迫小兒進食,引起小兒產生反抗情緒和厭食的心理.還有吃飯不定時定量,吃0食過度,都會擾亂消化吸收的規律.有一些孩子很偏食,不愛吃肉、魚、蛋等葷菜,以素食為主,這會引起人體一些必要的營養物質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覺的鋅元素,它在一般植物類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易被人體吸收.體內鋅減低,就會吃食乏味,食欲不振.2是太多的蛋白質飲食也會使孩子食欲減退.因為一下子攝入太多高蛋白物質,使小兒嬌嫩的胃腸承受不了.3是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對食欲也有影響,尤其在吃飯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樞神經抑制,人就不想吃東西了.4是小孩不愛吃蔬菜食品,極易導致小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生長發育不好. 為讓孩子食欲正常,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們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定時定量,不吃0食,不偏食,合理安排膳食,多安排蔬菜食品,注意營養平衡,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讓孩子適當參加些體育活動,增加熱量消耗,以促進食欲. 小孩厭食的幾種原因 1、0食過多.有些家長經常買糖果、甜點心、巧克力、花生、水果等,給孩子隨便拿著吃,孩子小嘴整日閒不住,到吃飯的時候當然就吃不下去了.長此下去,不會引起小孩消化吸收功能紊亂,發展為小兒疳疾病.2、食不定時.有的父母見孩子哭就餵奶或餵飯,進食沒有一定的規律;也有的父母在嬰幼兒吃奶、餵飯時逗孩子玩,致使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吃奶、吃飯;大一點的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看小人書,隨便吃幾口就急於到鄰居家或外面玩,時間久了就會影響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3、飲食無度.有些年輕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長不胖,於是不惜一切代價,給孩子吃大量的高蛋白、高糖飲食滋補品,頓頓魚、肉,喝各種含糖飲料,傷及孩子嬌嫩的胃腸,使胃腸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久而久之,食欲必然下降,引起厭食.4、精神因素的影響.有的父母在吃飯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經常爭吵;有的在吃飯時,批評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的精神刺激很大;也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不一致,一個嚴,一個偏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發生厭食. 家長寵出來的小兒神經性厭食 兒童厭食可由軀體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厭食稱神經性厭食,在幼兒中頗為多見,小兒進食習慣不好,不僅影響營養的攝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兒神經性厭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逐漸降低小兒食物中樞的興奮性,引起小兒神經性厭食. 一、造成小兒神經性厭食常見的原因有:1、常讓孩子獨自一人先吃,不與家人一起進食,沒有飲食氣氛.2、孩子進食時,父母或其他人過分緊張地注視,造成小兒精神緊張.3、用種種許諾誘惑小兒進食或者用玩具逗哄小兒進食,降低進食興趣.4、孩子進食時注意力分散,邊吃邊看電視或畫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響消化功能.5、孩子拒食時,家長強迫其進食,造成孩子沒有正常饑餓感,不能引起食欲.6、過量給孩子吃自認為高營養的食物,不注意變換食品花樣,忽視了食物的多樣性,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素不均衡.7、讓孩子亂吃0食,特別是在飯前讓孩子吃冰激淋、巧克力等0食,因為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食品可使食欲下降.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飯菜弄髒了衣服和居室,不讓孩子自己進食,使孩子缺乏吃飯的興趣.9、父母在喂孩子吃飯時,催著孩子快吃、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發脾氣,或用威脅的口吻及方式強迫餵養,使孩子10分反感.10、進食時父母嘮叨不休,數落孩子的錯誤,造成氣氛緊張和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11、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自由過於限制,強迫孩子學畫圖、彈鋼琴、背唐詩等,學得不好還要大聲斥責,從而造成孩子情緒低落而食之無味. 2、神經性厭食的心理治療主要是消除上述各種不良因素,幫助兒童建立進食時的愉快情緒,促進胃腸道腺體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解釋疏導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在自行進食時,父母不要訓斥孩子或包辦代替,更不要採用強制手段讓小兒進食,不讓小孩子邊吃邊玩邊看畫冊,也不應給小孩子多吃0食.2、培養孩子進食興趣,儘量提供孩子愛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對年幼兒童,可在大人協助下儘量讓孩子自己進食,增加進食興趣,促進食欲.還可安排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共同進食,並在進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3、進食前半小時不讓孩子做劇烈活動或聽緊張的故事,讓孩子集中精神進食.4、當孩子不願進食時,家長不必強迫進食,等孩子饑餓而有食欲時再進食.5、對孩子進行鼓勵和獎賞.家長可記錄孩子每天的食物攝入量,這樣能清楚地反映孩子進食情況,當孩子飯量增加,則給予獎賞:如帶孩子郊遊、看電視、講故事等. 兒童厭食的糾正方法 不少家長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著急,而孩子也為大人逼著他吃飯而厭煩.這樣一來,吃飯問題成了年輕的父母傷透腦筋的一大問題.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不願吃飯呢?其實,真正由於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影響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造成厭食的幼兒實屬少數,而大多數幼兒是由於餵養不當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那怎麼辦呢?就是要把已經顛倒了的飲食習慣重新糾正過來,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具體說有下列幾條: 一是不要把0食當“主食”:已經這樣做的,要糾正過來. 2是花樣翻新,誘導食欲:給兒童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鮮和品種多樣化,不僅僅蛋類、肉類,還應有各種蔬菜瓜果,實踐證明,飯菜多樣化、藝術化、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兒童食欲的好方法. 3是要順其自然:對已經有厭食習慣的孩子,遇到他不肯吃飯時,不要大驚小怪,而要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孩子少吃一點或不吃一餐,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時仍要注意不隨便給0食吃,孩子餓了,下餐飯自然會吃得好了,切不可再搞強迫或哄騙了. 4是飯前要保持愉快的情緒:愉快的情緒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欲.可在飯前給孩子看些有趣的畫報,聽些音樂,講些笑話或者邀請其他孩子一同進餐,千萬不要邊吃飯,邊訓斥孩子,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欲. 5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隨便給孩子吃0食,數量和次數應予以限制.尤其飯前兩小時內,一定不能給0食吃.吃飯也要定時,孩子每餐吃的量要大致固定下來,避免養成有時多吃、有時少吃或不吃的不良習慣. 兒童需要哪些營養 一個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某種單一營養素的.否則,反而會打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狀態.兒童的生長發育很快,如果營養供應不足,或者營養素不均衡,會使腦神經細胞營養不良造成智力障礙.人體需要的營養有: ⑴、水:水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能幫助代謝,調節體溫,構成全身組織,並對各種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攜帶作用.水每日需要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25—35毫升. ⑵、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兒童發育緩慢,抗病力減弱,體重減輕,容易疲勞,貧血,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造成智力低下.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高營養性營養不良,出現小兒厭食症、小兒疳疾或佝僂病等.蛋白質每日攝入量標準為:按公斤體重乘以需要量係數,1—3歲為1.80;4—6歲為1.49;7—10歲為1.21(換算的蛋白質用量單位為克).瘦肉、雞、魚、牛奶、花生、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在攝入蛋白質時,最好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同時食用,以增強不同類型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會更高. ⑶、脂肪:脂肪主要用來變成生長發育的“能量”,兒童生長發育快,一般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2—4克脂肪.在乳類、蛋黃和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小兒體質瘦弱,發育不好.過量則易至肥胖症發生. ⑷、碳水化合物:人體8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還有能保證蛋白質不被過多分解的作用.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10—2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於穀類、豆類、薯類和食糖中. ⑸、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有機物質,缺少維生素可引起許多疾病.在蔬菜、水果、魚肝油、牛奶、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攝入應以蔬菜為主. ⑹、微量元素:只要按照上述營養素參考標準,給予了均衡的膳食;微量元素攝入量基本能滿足小孩生長發育的需要,不用特殊補給微量元素的. 附:幾種常見食物蛋白質、脂肪含量參考 1、雞蛋:含蛋白約10—15%,脂肪約11—15%;2、牛奶:含蛋白約3.5%,脂肪約3.5%;3、豬肉:肥肉含蛋白約2.2%,脂肪為90%:瘦肉含蛋白約16.7%,脂肪約28.5%;4、牛肉:含蛋白約20%,脂肪約10%;5、羊肉:含蛋白脂肪介於豬肉作牛肉之間;6、雞肉:富含蛋白質,含脂肪較少;7、鴨肉:含蛋白約16—25%,脂肪約7.5%;8、魚類:含蛋白質在15—30%之間;含脂肪較低.9、黃豆:含蛋白約為35—40%,脂肪約15—20%;10、含鋅食品:首推核桃、蘋果、黑米、豆腐;其次有扁豆、白菜、捲心菜、萵筍、金針菇、海帶、杏、鳳梨、山楂等. 嬰幼兒餵養的3大誤區 一、雞蛋代替主食:有的年輕母親為了使孩子長得健壯,幾乎每餐都給孩子吃雞蛋類食品,結果孩子出現消化不良性腹瀉.因為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各種消化酶分泌較少,過多地吃雞蛋,會增加孩子胃腸負擔,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根據有關資料報告,嬰兒最好只喂蛋黃,每天不超過1個蛋黃,1至2歲的幼兒每天或隔天吃1個雞蛋,2歲以上的幼兒可每天吃1至2個雞蛋. 2、果汁代替水果:有些父母圖省事,經常買橙汁、果味露或桔子汁等製品沖給孩子喝,這種做法也不妥.因為新鮮水果不僅含有完善的營養成分,而且在孩子吃水果時,還可鍛煉嘴嚼肌或牙齒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進孩子的食欲,而各類果汁製品都是經過加工製成的,不僅會損失一些營養素,而且還要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嬰幼兒長期過多地飲用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3、葡萄糖代替白糖:只要嬰幼兒食欲正常,就不會缺乏葡萄糖.這是因為,各種食物中的澱粉和所含的糖分,在體內均可轉化為葡萄糖,所以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它來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類,腸道中的雙糖酶和消化酶就會失去作用,使胃腸懶惰起來,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退,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警示語:不要小孩一有點什麼事就只想著要補鈣,鈣劑不是包治百病的藥,服用多了會有害處的.

2014年07月03日 13:50

1.首先飲食上注意,給的食物不太易消化: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飲食逐漸由流質向半流質(如米湯、糊狀食品、稀飯)以及固體食物(如軟飯、麵包等)轉變。3個月內的嬰幼兒,其消化液與成人不同,對澱粉的消化比較差,需要特別注意。而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於2-3歲的嬰幼兒,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2.可以適當給些助消化藥物,如乳酶生、食母生等。3.小兒消化不也會是由於小孩胃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可以調理胃腸道功能藥物,如雙歧桿菌等。4.也可以用山楂和麥芽煮水個小孩喝,增強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