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焦慮症測試題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6年07月30日

焦慮症測試題

問題描述 我總擔心焦慮沒有發生的事情會發生,怕別人拒絕我,我擺脫不了自己的想法,我很恐懼,得了焦慮症怎麼辦啊有些什麼症狀?焦慮症的病因是什麼,有什麼測試題可以測試?
網友回答
2016年11月25日 00:57

有些焦慮症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仍潛伏於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焦慮症。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洩,發洩後症狀一般可消失。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16年07月31日 10:12

您好,焦慮症可以說是人群中最常見的情緒障礙,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緒狀態,患者感覺自己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緊張的同時往往會伴有自主神經功能亢進的表現,像心慌、氣短、口幹、出汗、顫抖、面色潮紅。

2016年07月30日 22:03

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物件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2016年07月30日 22:03

苯二氮卓類藥物(又稱為安定類藥物)①優點見效快,多在30~60分鐘內起效;抗焦慮效果肯定;價格較便宜。②缺點效果持續時間短,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有可能產生依賴。常用藥物:蘿拉西泮(羅拉)、阿普唑侖,一天2~3次。屬於短中效的安定類藥物,抗焦慮效果好,鎮靜作用相對弱,對白天工作的影響較小。使用原則:間斷服藥原則,焦慮嚴重時臨時口服,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小劑量原則,小劑量管用就不用大劑量;定期換藥的原則,如果病情需要長期服用,3~4周就更換另一種安定類藥物,可以有效避免依賴的產生;換藥時,原來的藥慢慢減,新加上的藥慢慢加。如果患者年齡偏大,服藥劑量不大,療效較好時,也可以不換藥。只要安定類藥物服用的劑量不增加,在正常範圍內,療效不減弱,就可以認為沒有產生依賴性。

2016年07月30日 22:03

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症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也稱為焦慮障礙)。焦慮症患者要根據自己的平時習慣,找出放鬆自己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放鬆自己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人放下手中案頭的事情,安靜休息會兒;有些人喜歡以散步形式驅散心中的浮躁和不安;有些人喜歡聽聽輕音樂

2016年07月30日 22:03

.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場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現和急性焦慮發作一樣,都是驚恐發作。不同點在於恐怖症的焦慮發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場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處於這些特定場所或情境時不會引起焦慮。例如害怕社交場合或者人際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環境:如飛機、廣場、擁擠的場所。恐怖症的焦慮發生往往可以預知,患者多採取回避行為來避免焦慮發作。

2016年07月30日 22:03

在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中,焦慮障礙內容很廣泛,包括廣泛性焦慮、急性焦慮發作、恐怖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急性應激障礙、強迫障礙。.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1)情緒症狀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物件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2)植物神經症狀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幹、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症狀。(3)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坐臥不寧,煩躁,很難靜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