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管瘤要緊嗎
兒童血管瘤是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三個月至六個月內出現,常發生於頭、臉及頸部,影響寶寶外觀,2-8個月一般生長較為迅速,造成爸媽的擔心,父母的耐心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時不必治療就可痊癒;但具有危險性的兒童血管瘤,如長在眼睛、咽喉、肢體末端,則需特別留意,
兒童血管瘤臨床表現編輯
1、鮮紅斑痣:又名毛細血管擴張痣或葡萄酒樣痣,表現為一或數個暗紅色或青紅色斑片,邊緣不整,不高出皮面,壓之易褪色,頭頸部多見、常在出生時出現,可隨人體長大而增大,發生於枕部及額部或鼻樑部者可自行消退,較大或廣泛的病損常終身持續存在,
毛細血管瘤:又名草莓狀痣,表現為一個或數個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壓之不褪色,好發於頭頸部,通常不在出生時出現,而是在出生後數周內出現,數月內增大,生長迅速,甚至可達數釐米,大多在1歲以內長至最大限度,以後可自行退化,數年內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綿狀血管瘤:損害一般較大,自行發生,在原有毛細血管瘤處發生或位於皮下,呈圓或不規則形,可高出皮面,呈結節狀或分葉狀,邊界不太清楚,質軟而有彈性,多呈淡紫或紫藍色,擠壓後可縮小,表面皮膚正常或與腫瘤粘連而萎縮,出生時或生後不久發生,好發於頭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兒童血管瘤病理診斷編輯
1、鮮紅斑痣:組織病理示真皮上、中部群集的、擴張的毛細血管及成熟的內皮細胞,但無內皮細胞增生,
2、毛細血管瘤:可見增生的毛細血管及大而多層的內皮細胞,在某些明顯增生區域內,管腔小而不清楚,以後發生纖維化,
3、海綿狀血管瘤:見廣泛擴張的壁薄、大而不規則的血管腔,甚似靜脈竇,內皮細胞很少增生,其外膜增厚,形成纖維性厚壁,
治療方法編輯
治療原理
是將第二代的新型光敏劑(海姆泊芬)通過靜脈途徑注入體內,海姆泊芬經靜脈注射後立即在血液中形成濃度高峰,並被血管內皮細胞迅速吸收,而表皮層細胞吸收尚很少,因此光敏劑的分佈在血管內皮細胞與表皮層細胞間形成明顯的濃度差,此時給予穿透表淺、可被血管內皮細胞選擇性吸收的特定波長的光照射,使海姆泊芬產生單態氧等光毒物質,使富含海姆泊芬的患部擴張畸形的毛細血管網被選擇性破壞,而覆蓋于擴張畸形毛細血管網上的正常表皮層因不含海姆泊芬不受損傷,位於擴張畸形毛細血管網下的正常真皮深層組織則因鐳射穿透淺、難以達到有效激發量而得到保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