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小兒臍疝怎麼辦
問題 【增高】 【歸檔】 15年05月28日

小兒臍疝怎麼辦

問題描述 胎兒四個月的時候,發現臍疝,請問產科高水準專家,這種情況怎麼辦?如果15天后臍疝增大怎麼辦,如果臍疝沒有增大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28日 21:44

臍疝主要臨床表現是在臍部形成向外突出的腫物,多呈半球形或圓柱狀,腫物頂端有一小瘢痕,是為臍痕;腫物直徑一般很少超過4釐米,腫物的特點為可複性,即哭鬧、咳嗽、直立時腫物飽滿增大,而且腫物觸之較堅實;小兒安靜或者家長用手按壓時,腫物縮小或者回納人腹腔,並伴有咕咕腸鳴音。腫物縮小或還納後,局部留有鬆弛皮膚皺折,以上為典型的臍疝。腫物有時較大,特別是孩子哭鬧腹壓增高時,外表的皮膚發亮顯得較薄,於是又有一些家長擔心臍疝會不會被撐破,實際上由於皮膚的彈性與韌性,並不存在撐破的可能性,除非是創傷所致。大多數家長很關切臍疝腫物的大小,他們認為腫物越大病情越重,而醫生則更看重臍環直徑的大小,當臍疝腫物還納後,您可以用示指輕輕向臍中心探入,這時可以觸到腹壁上有一缺損,通常僅容示指尖通過(直徑不足1釐米),如果臍環過大,則癒合的時間會偏晚;臍環較小,雖然有利於早痊癒,但增加了臍疝嵌頓的機會。

2015年05月28日 21:44

大多數臍疝通過臍部筋膜環的逐步收縮而在一歲內自愈。因此2歲前,除非嵌頓,可觀察等待。採用非手術療法促使自愈。如滿2周歲,臍疝直徑超過1.5釐米者,宜手術治療。沿臍口1釐米處,沿臍作半圓形切口,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顯露腹直肌前鞘,疝環及疝囊,正中切開腹白線,游離疝囊,還納疝內容物,在疝環處切除部分疝囊後,給予縫紮,然後將兩側腹直肌鞘緣(即腹自線)間斷縫合,最後縫合皮膚。宜早手術治療,嵌頓時緊急手術。圍繞臍部作一橫行橢圓形切口,分離疝囊直至頸部,分離粘連,在疝囊頸部切斷,將疝囊連同緊密粘連的難以分離的大網膜和多餘的皮膚切除。盡可能的游離疝環周圍的腹橫筋膜、腹膜。以橫形對合縫合,在上下兩側游離腹直肌及其腱膜,必要時作重疊縫合。